[实用新型]一种伞状压力注浆锚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63455.8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银;樊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8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注浆锚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状压力注浆锚杆,包括主锚杆、注浆套筒、伞状张开装置和底座;主锚杆的一端伸入注浆套筒并与实心圆环相连,中部设置带孔圆环;伞状张开装置包括主支杆、次支杆,主支杆的与底座铰接,次支杆的一端与带孔圆环铰接,另一端与主支杆中部铰接;主锚杆与主支杆通过注浆软管相连;实心圆环能够沿着注浆套筒滑动。本实用新型可延伸,防脱落,有利于提高锚固段的注浆质量,增大了锚杆的延伸率,能适应突发灾害,增强整体结构的锚固效果,锚杆支护体系稳定,可有效防止锚固体从土体中脱落;通过主锚杆下压注浆的方式使支杆张开嵌入土体内,以扩孔的方式增大了锚固段与土体的接触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锚杆,具体为一种伞状压力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矿山、巷道、边坡等会经常出现滑坡现象,目前锚杆支护在地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锚杆支护是通过围岩内部的锚杆改变围岩本身的力学状态,在土体周围形成一个整体而又稳定的岩石带,利用锚杆与围岩共同作用,达到维护边坡稳定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锚杆很容易在受到围岩变形、岩体深层破裂变形或冲击荷载时,如地震作用或者岩爆情况下,由于锚杆自身的延伸率低而在极限应力下发生变形被拉断,致使锚杆支护体系失效。除此之外,由于施工过程中注浆深度较深,锚固段的注浆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锚固体与土体间的摩阻力达不到理想要求,导致锚固体与土体界面发生破坏,锚固体从土体中被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伸、防脱落、提高注浆质量的伞状压力注浆锚杆。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伞状压力注浆锚杆,包括主锚杆、注浆套筒、伞状张开装置和底座;主锚杆的一端伸入注浆套筒并与实心圆环相连,中部设置带孔圆环;伞状张开装置包括主支杆、次支杆,主支杆的与底座铰接,次支杆的一端与带孔圆环铰接,另一端与主支杆中部铰接;主锚杆与主支杆通过注浆软管相连;实心圆环能够沿着注浆套筒滑动。
实心圆环的外表面设置橡胶膜,膜为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伸入注浆套筒内时,可以紧密填充注浆套筒内壁并能承受一定压力,防止压降过程中漏浆。注浆套筒的顶端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为焊块,限制了实心圆环上移,保证了锚固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主支杆为中空结构,表面设置微型针孔,当主锚杆下压时,套有橡胶膜的实心圆环挤压注浆套筒内的浆液,浆液通过注浆管流入主支杆内后沿着杆壁的微型针孔渗入到土体内,大大提高了注浆的质量。主支杆未与底座相连的一端为带螺纹的圆锥体,在主支杆、次支杆张开时,可以更有效地嵌入土体中。
主支杆与次支杆的铰接处设置节点套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扭转节点套管确定与次支杆的连接位置。节点套管与主支杆螺纹连接。节点套管的两侧设置横向螺杆,横向螺杆通过滚动轴承与次支杆相连,使得支杆部连接的各个节点部位之间可以自由转动。
主锚杆的一端设置托盘和使托盘与土体表面压紧的紧固螺母,托盘上设置注浆口。托盘和其上部的紧固螺母,可以固定主锚杆和托盘的位置,防止外部的雨水轻易得渗入到托盘内。
工作原理:在施工时通过液压的方式使得主锚杆挤压注浆套筒内的浆液,浆液通过注浆管填充主支杆内部空隙后再通过主支杆外壁有微型针孔将浆液进一步渗入土体中。当主锚杆下压时,可以在压浆的同时使得支杆部张开嵌入土体中,简化了工序,以扩孔的方式增大了锚固段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微型针孔的压浆渗入大幅提高了注浆的质量,能够增大注浆的影响范围,提高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了锚固区的粘结力。在正常工作期间,锚杆与普通灌浆锚杆工作原理相同;当注浆套筒与土体间的粘结力失效时,由张开后的伞状张开装置与持力层土体紧密咬合重新提供粘结力和摩擦力,从而防止锚固体从土体中拔出。
安装使用方法:
(1)将带孔圆环、实心圆环旋紧于主锚杆中间和底部指定位置,将主支杆和次支杆的一端分别与带孔圆环、圆台底座铰接,扭转节点套管,连接主支杆和次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3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热风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活塞式水泵控制阀的防护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