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水下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52257.1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9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江智呈;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水下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水下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两侧的翼体,壳体内部设有前舱和后舱,以及设于前舱和后舱之间的浮沉主体,浮沉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浮沉主体的内部设有安全气囊和高压气瓶,安全气囊和高压气瓶通过设于后舱内部的第一电磁阀连接,后舱内部还设有第二电磁阀,安全气囊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设于后舱顶面的出气口连接,翼体的底面上设有多组推杆机构,每组推杆机构单独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能源、减小噪音、提高浮沉装置的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水下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食品生活领域中,需要进行水生物活体和环境监测、个人养殖户的淡水池塘环境监测、小型生态环境中对水域的监测和夜晚观察水域的活动,这些实际生活生产需要都离不开人类对水域或水生物的监测,但即便是在白天,水对光的反射和吸收都导致人眼在水中的能见度较低,而目前高科技设备的价格较高让很多个人户得不到问题的解决。且现有的水下照明装备存在无法移动只能定点观察,导致成本较高,或者选用螺旋式推进器,既产生噪声影响环境,又容易使装置本身被水草缠绕导致机器瘫痪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较高、噪声较大、容易被水草缠绕导致机器瘫痪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水下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移动式水下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两侧的翼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前舱和后舱,以及设于前舱和后舱之间的浮沉主体,所述浮沉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浮沉主体的内部设有安全气囊和高压气瓶,所述安全气囊和高压气瓶通过设于后舱内部的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后舱内部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安全气囊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设于后舱顶面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翼体的底面上设有多组推杆机构,每组推动机构单独运行。
所述浮沉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翼体为蝶形结构,浮沉主体和翼体的材质为钛合金。
所述第一出水口为圆形无盖结构。
所述第二出水口上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由尼龙线绳制成,防止前进过程中异物进入浮沉主体或被物体堵塞出水口。
所述前舱的表面设有半密封窗,所述半密封窗内设有LED灯,所述半密封窗的材质为熔凝石英。
所述前舱的内部设有观察台,所述观察台上设有供电机构和遥感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机构具体为锂电池组。
所述推杆机构包括舵机和固定底座,所述舵机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舵机连接有多个推动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鳍片通过鳍片连接机构与舵机连接,所述鳍片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曲杆、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杆的长度小于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杆与连杆和摇杆中长度较长的杆件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连杆和摇杆的长度之和。
所述安全气囊的最大体积大于浮沉主体内的剩余空间的体积,防止安全气囊由于充气量过大而爆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浮沉主体通过安全气囊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配合,通过水的抽放实现上浮和下沉,与传统的浮沉设备相比,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节约能源,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装置运行时的噪音。
2.本实用新型浮沉主体为圆柱体结构,翼体为蝶形结构,减少了水中阻力,同时通过多组单独运行的推杆机构产生行进动力,有效避免了被水草等物体缠绕致使装置瘫痪的情况,提高了浮沉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2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