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医疗器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41427.6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刘斌;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发生 装置 医疗器械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电源、电极和储液机构;脉冲电源与电极电连接,脉冲电源用于为电极提供脉冲电压;电极位于储液机构内,储液机构内储存有液体导电介质,液体导电介质浸没电极;电极包括相对设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与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负电极与脉冲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正电极与负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相对的一端为点状或者线状;液体导电介质为盐的水溶液;液体导电介质用于在正电极和负电极间形成导电通路,以降低正电极和负电极间的击穿电压。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医疗器械,能够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冲击波或者压力波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液电效应”是电极在液体中发生快速高电压电弧放电,电弧将液体击穿形成电弧通道;电弧通道快速膨胀以及液体被电解、汽化膨胀向外辐射强烈的压力波的现象。目前“液电效应”在医疗技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例如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高压脉冲电源对两个正对设置的电极板进行放电,以产生液电脉冲压力波对血管病灶(例如钙化病灶)进行冲击,以疏通血管钙化病灶;通常会采用板-板电极来产生电弧,从而形成压力波。但是,板-板电极产生的电弧位置不确定,难以对压力波进行精确导向;并且板-板电极对产生的压力波有一定的约束;难以获得高强度的压力波。
相关技术中,也有采用针-板电极来产生压力波的方式,能够对压力波进行精确导向。
但是,针-板电极需要较高的击穿电压,针电极容易损耗;导致针-板电极的击穿电压变化较大,影响压力波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波发生装置及医疗器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针-板电极的针电极容易损耗,导致针-板电极击穿电压变化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波发生装置,包括:脉冲电源、电极和储液机构;
所述脉冲电源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脉冲电源用于为所述电极提供脉冲电压;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储液机构内,所述储液机构内储存有液体导电介质,所述液体导电介质浸没所述电极;
所述电极包括相对设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脉冲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相对的一端为点状或者线状;所述液体导电介质为盐的水溶液;所述液体导电介质用于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间形成导电通路,以降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间的击穿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储液机构内储存盐的水溶液制成的液体导电介质,将电极的正电极或负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相对的一端设置为点状或者线状;这样,盐的水溶液制成的液体导电介质能够提高液体的电导率,能够降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击穿电压;也就是说,电极的发热量降低,能够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并且,点状或者线状的电极产生击穿电弧的位置固定,能够对产生的冲击波或压力波进行精确导向;同时,对产生的冲击波或者压力波的传播扩散阻力较小,利于提高冲击波或者压力波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电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线-板电极、点-板电极、线-线电极、点-线电极或者点-点电极。
这样,在液体中产生压力波后,压力波会绕过线电极或者点电极在液体中传播扩散,不会被电极阻挡,能够有效提高压力波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均为环状结构,以形成所述线-线电极。
通过两个环状结构的电极来形成线-线电极,能够方便线电极之间的定位,减小线电极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减小电极间隙的击穿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中的一个为点状结构,另一个为环状结构,以形成所述点-线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1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