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撕口的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1216.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9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辉;林石玲;严书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宜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B65D77/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可撕口 杯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撕口的杯盖,包括:夹固结构,由两夹块所形成的一间隙,所述夹固结构的一端具有凹槽,用于可撕离部件在弯折时使用;卡扣,可与所述间隙压紧扣合;提手,位于杯盖外缘处,撕开时,该提手沿撕拉缺口带动所述可撕离部件沿折断线撕开后,可形成一饮用口;第一肋体,设置于杯盖的边缘处;缓冲腔,设置于杯盖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当杯盖盖合卡入杯体上,经由提手沿撕拉缺口串连该可撕离部件的断折线撕开后,该可撕离部件的间隙,可沿凹槽弯折与卡扣过盈配合,并形成一饮用口,即可方便饮用者饮用杯体内的饮料,而且缓冲腔,可以缓冲在配送过程中杯内饮料的大幅度晃动,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外送过程中的泄漏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杯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可撕口的杯盖。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喝水、咖啡、茶或饮料,在现今社会工商发达环境下,为了达到便利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传统一次式的饮料用杯及盖,此外,还有封装包装等方法,其一般在饮用后随即抛弃;如授权公告号 CN201079228Y公开的杯盖结构(以下简称“该方案”)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该饮料杯为单纯的杯体100与杯盖200结合构成,在饮用时必须要将杯盖200整个拿掉,若是尚未喝完饮料,则因没有杯盖200,该杯体100内的饮料在携带途中容易摇晃溢出,造成消费者不便,甚至烫伤。
该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杯盖盖合卡入杯体上,经由片体沿缺口及移动组件的断折线撕开后,该移动组件的卡扣部,可沿凹槽弯折卡扣在夹固组件的隙缝部中,并形成一啜饮口部,即可方便饮用者取用饮料。
而该方案依然存在以下不足:虽然设置了溢气口,用于主要是泄出内部热压,防止杯盖与杯体脱离的作用,但是该溢气口与杯盖上表面齐平,在外送的过程中,由于咖啡的晃动,导致咖啡容易自气孔中漏出杯盖,从而造成购买者的抱怨和投诉,不仅增加了外送的难度,而且还可能影响了该类产品的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撕口的杯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撕口的杯盖,包括:
夹固结构,由两夹块所形成的一间隙,所述夹固结构的一端具有凹槽,用于可撕离部件在弯折时使用;
卡扣,可与所述间隙压紧扣合;
提手,位于杯盖外缘处,且在二者的接合处具有撕拉缺口,撕开时,该提手沿撕拉缺口带动所述可撕离部件沿折断线撕开后,可形成一饮用口;
第一肋体,设置于杯盖的边缘处;还包括:
缓冲腔,设置于杯盖的中心处。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肋体,设置于第一肋体和缓冲腔之间的杯盖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肋体呈弧形状,且位于第一肋体和缓冲腔之间中部的杯盖上。
优选的,所述夹固结构的两夹块位于提手上,所述间隙底部较顶部开口小。
优选的,位于所述凹槽和缓冲腔之间的杯盖上设置有槽体,所述卡扣位于槽体内。
优选的,所述槽体内具有两个对称的子槽,在卡扣与间隙压紧扣合后,该槽体用于收纳撕开后的所述杯盖外缘,以及该子槽用于收纳所述夹块。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顶部较底部小。
优选的,所述缓冲腔为朝上突出于杯盖上表面而形成的腔体,且具有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撕开该可撕离部件,可形成一饮用口,即可方便饮用者饮用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宜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宜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1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下一篇:一种飞行模拟器作动筒安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