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39725.1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符瑞安;王金龙;吕延豪;游龙飞;张海涛;孙雪兵;周健;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E02D5/24;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预制 叠合 结构 | ||
1.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衬砌、预制桩以及设置于所述预制桩顶部的冠梁;所述预制桩上面向所述预制衬砌的衬砌侧墙的一侧固定有多根第一“L”型钢筋,所述衬砌侧墙上面向所述预制桩的位置处固定有多根第二“L”型钢筋,所述衬砌侧墙上面向所述冠梁的位置处固定有多根连接钢筋;所述冠梁内设有冠梁钢筋笼,所述冠梁钢筋笼与所述连接钢筋连接;所述衬砌侧墙与所述预制桩之间以及所述衬砌侧墙与所述冠梁之间均浇筑有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第一“L”型钢筋和多根第二“L”型钢筋均呈多排多列设置,且列数相对应;每一列所述第一“L”型钢筋与对应列的所述第二“L”型钢筋沿竖直方向呈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钢筋和所述第二“L”型钢筋均水平布置且对向设置,且每一列所述第一“L”型钢筋与对应列的所述第二“L”型钢筋形成的竖向孔隙中插入有竖向钢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的顶部伸至所述冠梁与所述衬砌侧墙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上预留有与多根所述第一“L”型钢筋相对应的多个第一钢筋接驳器,所述第一“L”型钢筋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接驳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侧墙上留有与多根所述第二“L”型钢筋和多根连接钢筋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钢筋接驳器,所述第二“L”型钢筋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钢筋接驳器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钢筋接驳器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冠梁钢筋笼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钢筋接驳器在所述预制桩上按照两侧密、中间疏的方式布置;多个第二钢筋接驳器在所述衬砌侧墙上按照两侧密、中间疏、角点疏的方式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的底部预留有面向所述衬砌侧墙的孔槽,所述冠梁钢筋笼部分暴露于所述孔槽中,所述连接钢筋与暴露于所述孔槽中的所述冠梁钢筋笼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为L形,且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衬砌侧墙内,另一端伸至所述冠梁钢筋笼内并与所述冠梁钢筋笼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97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墙拐角处连接节点
- 下一篇:一种硫化锌球罩毛坯的分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