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39155.6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蓉;伍艺;弋新;余真;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1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 护理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其有益效果是,该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通过第一壳体、第一飞轮、第一转动杆和第一阻力杆等的设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一阻力杆,从而实现调节第二阻力杆与第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灵活地控制患者锻炼下肢的力度,通过第二壳体、第二飞轮和第二阻力杆等的设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阻力杆,从而实现调节第二阻力杆与第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灵活地控制患者的锻炼上肢的力度,通过滑轮组件、牵引绳和把手的设置,可以高拉抬手进行手部锻炼,能够实现全方位锻炼患者上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在针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肢体的灵活性以及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通常需要让病人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尤其针对于老年人肢体僵硬老化,相对灵活程度差,进行康复锻炼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现有设备存在不易调节患者锻炼的力度和不易实现全方位锻炼患者上肢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其解决了不易调节患者锻炼的力度和不易实现全方位锻炼患者上肢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飞轮,所述第一飞轮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壳体的两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阻力杆,所述第一阻力杆穿过第一壳体并与第一飞轮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一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内通过螺纹杆螺纹连接有第六支撑板。
所述第六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二飞轮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壳体的两侧并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阻力杆,所述第二阻力杆穿过第二壳体并与第二飞轮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置有坐垫和椅背垫,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活动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一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螺纹柱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要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两端置于滑轮组件外,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老年科护理用锻炼装置,通过第一壳体、第一飞轮、第一转动杆和第一阻力杆等的设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一阻力杆,从而实现调节第二阻力杆与第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灵活地控制患者锻炼下肢的力度,通过第二壳体、第二飞轮和第二阻力杆等的设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阻力杆,从而实现调节第二阻力杆与第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灵活地控制患者的锻炼上肢的力度,通过滑轮组件、牵引绳和把手的设置,可以高拉抬手进行手部锻炼,能够实现全方位锻炼患者上肢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9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吸收误差的框扇连接件及门窗
- 下一篇:一种飞机维修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