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氧传感器的保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36841.8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谷谢天;黄正林;杨睿;冀妍妍;钱璐;付妍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郝燕燕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护罩 | ||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保护罩,内保护罩上套设有中间保护罩,中间保护罩上套设有外保护罩,所述的内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管状壳体,所述的中间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管状壳体的小端上连为一体加工有圆台形壳体,圆台形壳体的端面上加工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的外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且小端面为封闭端的管状壳体,外保护罩的侧壁上加工有第二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对零部件的工艺要求,节约零部件制造成本,更好地与氮氧传感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更好的排出水气,粉尘,有效提高了氮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氮氧传感器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氮氧传感器内部装配使用的内保护罩,其头部开有通气用百叶窗孔,水蒸气及粉尘等随着气流的带动,很容易接触到氮氧传感器芯片。造成氮氧传感器芯片头部损坏。且内保护罩通气用百叶窗孔对加工制造精度及难度都有一定要求,无形之中增加零部件成本。其次市场上中间保护罩通常为尾部带翻边,头部为锥形的保护罩,尾部翻边可过滤粉尘的同时,容易造成粉尘聚集在翻边沟槽内且无法外排。外保护罩通常为侧壁上沿圆周方向2行,每行8个通气孔。当水蒸气及粉尘进入保护罩内时不易排出。
现有氮氧传感器保护罩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增加了材料成本。在使用过程中影响氮氧传感器的精度及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氮氧传感器保护罩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效率高的氮氧传感器的保护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保护罩上套设有中间保护罩,中间保护罩上套设有外保护罩,所述的内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管状壳体,所述的中间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管状壳体的小端上连为一体加工有圆台形壳体,圆台形壳体的端面上加工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的外保护罩为两阶阶梯形且小端面为封闭端的管状壳体,外保护罩的侧壁上加工有第二通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间保护罩与内保护罩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间保护罩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内保护罩装配的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保护罩的大端端面及小端端面上均加工有通气排水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保护罩每阶管壁上均加工有1行、每行数量为的第二通气孔c,通气孔的直径为0.75~0.8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对零部件的工艺要求,节约零部件制造成本,更好地与氮氧传感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更好的排出水气,粉尘,有效提高了氮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使尾气更好的进出保护罩,提高了进气量,从而提高了氮氧传感器测量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氮氧传感器探头4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保护罩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保护罩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保护罩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创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6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采摘自动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装卸的气缸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