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4332.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远;何明;王丹;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明远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18;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施工 使用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层和处理器单元,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为菱形钢筋网状结构,所述第二防护层设置为矩形钢筋网状结构,不但可以对巷道上方掉落的石块进行防护作用,侧面的还可以帮助承接一些掉落的岩石等,同时网孔的设置可以帮助承接一些体积较大的石块,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所述工业摄像机与监控系统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在后台监控模块查收与监察工作,本实用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不但可以对煤矿巷道墙壁上的石块进行承载和拦截作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以对内部进行一个监察的作用,提供及时的帮助以及预测危险,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这些通路,统称为巷道。我国煤矿主要是地下开采以及凿山开采,这都是生活中所需煤矿的主要来源,在开采的时候会建立大量的巷道,因此对巷道的防护是保证巷道通畅与稳定的主要措施。
目前巷道的防护方式还是采取单层的防护网作为做主要的防护方式,有的是加了一些支撑防护网的支撑杆,但是传统的防护网孔径过大,无法阻挡一些体积较小的石块,甚至有的体积较大的石块也承载不住,往往会砸伤施工人员,严重的还会阻挡巷道的通道,阻碍运输,还有的只对顶部具有承载作用,对两端的墙壁的石块无法防护,给施工人员造成很大的生命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针对上述情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统的防护网孔径过大,无法阻挡一些体积较小的石块,甚至有的体积较大的石块也承载不住,往往会砸伤施工人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层和处理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三防护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工业摄像机,所述第三防护层的中端左侧固定安装信号灯,所述第三防护层的中端右侧固定安装声光报警器,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左侧固定安装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右侧固定安装第二加强钢筋。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单元设置分别连接于编号识别单元、监控系统、声光报警单元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编号识别单元、监控系统、声光报警单元以及照明系统同时连接于后台监控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为菱形钢筋网状结构,并且孔径小于20mm,所述第二防护层设置为矩形钢筋网状结构,并且孔径小于30mm,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叠加时网孔更加小。
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层设置为支架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柱设置为横向结构,具有支撑支架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置有编号,并且处理器单元具有识别编号的功能,与编号识别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业摄像机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具有传输图片和视频功能,方便工作人员在后台监控模块查收与监察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施工时使用的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明远,未经崔明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4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