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2845.9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合;李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人工 湿地 植物 配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在漂浮式人工湿地上种植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暖季型湿地植物,漂浮式人工湿地上配置的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暖季型湿地植物的面积比例为2:1到3:1;冷季型湿地植物为适宜生长温度在15‑20℃、且能耐0℃以下的植物,暖季型湿地植物为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且在0℃以下地上部分凋亡的植物。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用于处理碳氮比失衡污水,通过在漂浮式人工湿地上配置合理面积比例的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暖季型湿地植物,提高漂浮式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的氮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许多在运营污水处理厂现行尾水排放标准不能满足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新需求;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节约、运维费用低、景观效果好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提质的重要举措。
但是,当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厌氧好氧工艺法会大量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其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造成尾水的碳氮比失衡,即为碳氮比低,这为后程的人工湿地净化造成压力,其中尤以碳源限制条件下反硝化过程抑制而导致的湿地系统氮去除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构建一种能够自身补充供碳、稳定高效脱氮的尾水净化人工湿地成为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在漂浮式人工湿地上种植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暖季型湿地植物,漂浮式人工湿地上配置的所述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所述暖季型湿地植物的面积比例为2:1到3:1;所述冷季型湿地植物为适宜生长温度在15-20℃、且能耐0℃以下的植物,所述暖季型湿地植物为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且在0℃以下地上部分凋亡的植物。
优选地,在漂浮式人工湿地上配置所述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所述暖季型湿地植物的面积比例为2:1。
优选地,所述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所述暖季型湿地植物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季型湿地植物为水芹菜(学名为Oenanthe javanica(Bl.)DC.)。
优选地,所述暖季型湿地植物为梭鱼草(学名为Pontederia cordata)、再力花(学名为Thalia dealbata Fraser)、水生美人蕉(学名为Canna glauca)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用于处理碳氮比失衡污水,通过在漂浮式人工湿地上配置合理面积比例的冷季型湿地植物和暖季型湿地植物,提高漂浮式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的氮去除率;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提高了人工湿地在冬季的净化能力,改善了人工湿地夏季碳源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区域景观品质,降低了运行环节的物料成本,降低了管理环节的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实施例1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实施例2的漂浮式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冷季型湿地植物
200 暖季型湿地植物
1 种植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2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裁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地基水平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