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耦合电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31635.8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水;何海根;苏雨波;李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55 | 分类号: | H01F27/255;H01F27/28;H01F27/29;H01F27/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德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1 | 代理人: | 钟容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耦合 电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耦合电感,包括线圈绕组、五金料带和软磁磁体,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双线并绕,并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五金料带之间焊接,所述软磁磁体包覆在线圈绕组的外侧,软磁磁体采用磁导率15‑120的软磁复合材料,采用热传递模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线圈和五金件的制造形式,容易实现自动化;磁体采用的是传递模塑工艺,成型压力小于20Mpa,可避免线圈受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有效地解决了开短路的问题;传递模塑用磁性复合才材料导致磁导率为均一材料,成型后磁体的磁导率均匀一致,漏感小;整体方案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热性稳定,品质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耦合电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工业、制造业、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元器件中电感这一类提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相应器件的失效率提升到ppm级别,产品的特性稳定性要求批次间差异很小。目前现有大批量制造销售的耦合电感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传统磁环绕线结构:
该类结构目前在绕线挂线难以实现自动化,目前基本还是采用半手工的方式进行,效率低,同时制作成SMD器件需要额外的base或者是case,体积大,占用较多的PCB空间;
DR磁芯+sleeve磁套+五金件或塑胶件结构:
该结构在两个磁芯的装配间隙控制上精度较差,产品的特性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组装间隙相当于一个空气气隙,导致产品的漏感大,耦合系数相对较小;
NR磁芯涂覆结构:
该结构的主要问题点在于涂覆层的相对磁导率较低,只有3-5。产品的漏感大,耦合系数相对更小;
传统干粉一体压制结构:
该类结构干粉模压结构成型压力大,容易造成线圈变形进而引起开短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耦合电感,解决了现有电感制造自动化程度低、存在漏感、漏磁、品质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耦合电感结构,包括线圈绕组、五金料带和软磁磁体,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双线并绕,并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五金料带之间焊接,所述软磁磁体包覆在线圈绕组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五金料带稳定外表壁设置有通过机械处理后形成的外电极。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线圈和五金件的制造形式,容易实现自动化;磁体采用的是传递模塑工艺,成型压力小于20Mpa,可避免线圈受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有效地解决了开短路的问题;传递模塑用磁性复合才材料导致磁导率为均一材料,成型后磁体的磁导率均匀一致,漏感小;整体方案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热性稳定,品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绕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圈、料带连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磁磁体包覆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等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1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人工草坪铺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管加热器试管升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