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26346.9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0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蕾;吕子琳;刘晓雪;黄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控制 智能 水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包括底座、控制箱和混合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和混合罐,所述控制箱的背面设置有混合罐,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微电脑,所述微电脑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该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通过微电脑、控制面板和PLC控制模块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对施肥的全自动控制,利用控制面板能够调节施肥的时间、速度和控制混合料的量,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调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肥的效率,通过混合罐、出料口的配合设置,能够将混合液体肥料直接对作物的根部进行施肥灌溉,降低施肥的耗水量,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现有的农田施肥大都是人工添加肥料,不能够精准控制肥料的量,劳动强度大,施肥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施肥需要耗费大量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包括底座、控制箱和混合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和混合罐,所述控制箱的背面设置有混合罐,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微电脑,所述微电脑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模块,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混合罐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加水装置,所述控制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加料装置。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座下表面的四角。
可选的,所述调节杆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启动按钮、工作状态灯和停止按钮。
可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上方设置有抽屉,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门锁。
可选的,所述控制箱、加水装置和加料装置均通过固定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罩。
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防护壳、电机、刮板和滤网,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滤网。
可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顶盘、缓冲弹簧和底盘,所述顶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全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肥机,通过微电脑、控制面板和PLC控制模块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对施肥的全自动控制,利用控制面板能够调节施肥的时间、速度和控制混合料的量,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调节,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肥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6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建筑工地用手推洒水车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过渡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