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腐竹-油皮生成锅的底部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24827.6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山 | 
| 主分类号: | A23L11/45 | 分类号: | A23L11/45;A23L5/10;A23P30/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李保平 |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腐竹 油皮 生成 底部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腐竹‑油皮生成锅的底部支撑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锅体存在的温度不均以及锅体底部平面度无法保证的问题,包括锅体的壳体,以及壳体上方处固定的用于凝结油皮的容器,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增温装置,各所述容器底部均由一底板构成,所述底板下方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由多个横梁间隔阵列排布形成的横向梁阵列,还包括多个纵梁间隔阵列排布形成的纵向梁阵列,所述横向梁阵列与所述纵向梁阵列固定叠放设置,还包括均匀间隔分布于横向梁阵列与所述底板之间多个支撑脚形成的支撑脚阵列,各所述支撑脚与底板、横向梁固定连接形成对底板均匀支撑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皮、腐竹生成用锅,特别涉及腐竹-油皮生成锅的底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油皮与腐竹均是利用煮熟的热豆浆表面自然凝结形成,自然凝结过程中需要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工业化生产中,用于凝结油皮、腐竹的锅体具有多个用于凝结的容器,多个容器需要统一放浆、统一挑皮,为配合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各个容器其油皮、豆皮的凝结生成的时间必须同步,因此这就要求了各个容器温度必须分布均匀,而且方便统一调节控制。
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扩大生产效率,追求利益,总是将更多的容器布置于锅体之上,锅体直径范围一般为50-100CM,当多个容器集合与同一锅体之后,其锅体体积将会变得异常庞大,其长度大幅增强的情况下由于材料挠、焊接、装配、长久负载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导致锅体底部变形,导致底部平面度无法保证。这就造成了,锅体底部的不平之处极容易留浆,这部分留浆无法利用,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腐竹-油皮生成锅的底部支撑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锅体底部平面度无法保证的问题。
包括由多个横梁间隔阵列排布形成的横向梁阵列,还包括多个纵梁间隔阵列排布形成的纵向梁阵列,所述横向梁阵列与所述纵向梁阵列固定叠放设置,还包括均匀间隔分布于各横向梁上多个支撑脚形成的支撑脚阵列,各所述支撑脚用于支撑锅底部并形成多点支撑。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相邻横向梁上的支撑脚交错布置,形成在各支撑脚在横向梁上表面均匀分布的结构。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上方还包括与纵向梁同向设置的辅助梁,各所述辅助梁间隔均匀平行排布。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各横向梁、纵向梁、支撑脚为空心方管构成。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各横向梁、纵向梁由空心不锈钢方管构成。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脚为等腰梯形状立体结构,各所述支撑脚的小端与所述横向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专利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横向梁阵列以及纵向梁阵列形成的格栅状结构,使得骨架结构的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形成了刚性的支撑,同时利用点阵分布的支撑脚对于底板进行支撑固定形成了均匀的底板受力结构,其结果表现为,底板的平整度大大提升,而且腐竹生产中多采用蒸汽加热的加热方式,各空心的管状结构可有利于高温蒸汽可在密闭空腔内均匀分布,可以同时兼顾多个容器,保持容器始终保持在同一温度,方便进行统一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脚、横向梁、纵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方案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山,未经陈文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4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玻璃成型炉口微型抽风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业数据采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