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24107.X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5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招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5/02;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供暖 费用 电锅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包括电供暖锅炉和储能水箱,所述电供暖锅炉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为各供暖用户供暖,并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电供暖锅炉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为储能水箱供热,并设有第二阀门,还包括一级换热器,其壳程和管程分别与储能水箱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接,储能水箱的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在低谷电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打开;低谷电结束后,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储能水箱利用低谷电进行加热,并且不参与供暖管道热水循环,而是通过一级换热器对各供暖用户的回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电供暖锅炉的回水温度,近而减少电供暖锅炉加热回水所需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电锅炉的应用,减少了排放,改善了环境,在各城市供暖系统中应用的越来越多。由于冬季供暖是一项耗能大工程,为此,各供暖企业都在积极研究节能措施。
众所周知,目前的城市电价大多都采用了阶梯计费的方式,夜间低谷电的价格要远远小于白天的峰谷电的价格,因此,充分利用低谷电供暖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由于供暖是全天的,因此,如何利用低谷电供暖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供暖费用。
目前利用低谷电取暖的常规方式是在夜间低谷电时段,对储能水箱进行加热,白天时,将储能水箱中的热水混入供暖管道中,与锅炉热水一同向用户供暖。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储能水箱参与供暖管道的热水循环,因此,储能水箱的热能会很快耗尽,低谷电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利用低谷电的供暖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低谷电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供暖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利用低谷电的供暖系统,低谷电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包括电供暖锅炉和储能水箱,所述电供暖锅炉通过第一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为各供暖用户供暖,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电供暖锅炉通过第二供水管路和第二回水管路为储能水箱供热,第二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还包括一级换热器,其壳程和管程分别与储能水箱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接,利用所述储能水箱对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中的回水进行加热,储能水箱的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三水泵和第三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低谷电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储能水箱利用低谷电进行加热,并且不参与供暖管道热水循环,而是通过一级换热器对各供暖用户的回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电供暖锅炉的回水温度,近而减少电供暖锅炉加热回水所需费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储能水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回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当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储能水箱内的热水温度小于供暖用户的回水温度时,关闭第三阀门,避免第一回水管路散热给储能水箱,以确保储能水箱只是使用低谷电加热,进一步提高了低谷电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低供暖费用的电锅炉供暖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4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