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粉添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23563.2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敏;向庆莲;陈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殷桂亭 |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粉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骨粉添加装置,包括添加器、传送筒;添加器为片状,添加器包括前部、后部,前部、后部均为半椭圆形,前部短轴边沿固连后部长轴边沿,前部与后部连接处为折痕,前部的半长轴与后部的半短轴为折痕,前部对应短轴的两端均设有胶黏层,后部对应长轴的两端均设有粗糙面,粗糙面适配胶黏层,前部和后部的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传送筒为上大下小的筒状,传送筒内表面为光滑结构,传送筒由两个扇形的平板组成,两个平板通过半径所在的边固连,两个平板的尖部设有两个薄弱连接部,一个薄弱连接部用于形成平头筒状,另一个薄弱连接部用于形成尖头筒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骨粉的浪费,节约了患者的成本,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粉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变,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缓慢,早期不易察觉,通常患者就诊时已造成明显的骨质缺损。对于缺损常采用人工骨粉来进行修复,可快速、有效还原颌骨的完整性。在进行人工骨粉填充的过程中传统方法采用的是无菌手术器械,由于器械的不配套与不完善,导致骨粉的外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在临床中,人工骨粉填充常使用手术器械(如刮匙、小骨膜、平镊)将人工骨粉置于缺损处,由于器械容量有限,添加的剂量达不到所需标准,因此需要增加添加频次来达到每次所需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骨粉添加装置,避免了骨粉的浪费,节约了患者的成本,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骨粉添加装置,包括添加器、传送筒,添加器和传送筒均设于一次性包装内;
添加器为片状,添加器包括前部、后部,前部、后部均为半椭圆形,前部短轴边沿固连后部长轴边沿,前部与后部连接处为折痕,前部的半长轴与后部的半短轴为折痕,前部对应短轴的两端均设有胶黏层,后部对应长轴的两端均设有粗糙面,粗糙面适配胶黏层,前部和后部的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
传送筒为上大下小的筒状,传送筒内表面为光滑结构,传送筒由两个扇形的平板组成,两个平板通过半径所在的边固连,两个平板的尖部设有两个薄弱连接部,一个薄弱连接部用于形成平头筒状,另一个薄弱连接部用于形成尖头筒状。
优选的,前部的短轴等于后部的长轴。
优选的,胶黏层为与前部同心设置的扇形。
优选的,胶黏层表面粘贴有离型纸。
优选的,添加器和传送筒内表面均为离型纸。
优选的,添加器和传送筒内表面均为锡箔纸。
优选的,前部半长轴为5cm,后部半短轴为2cm。
优选的,传送筒顶端直径1.5cm,传送筒高度6cm,平头筒状的传送筒底端直径为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骨粉装入添加器里,如果缺损部位位于下颌浅表处,可将骨粉一次所需用量在短时间内直接完整填充,如果缺损部位位于下颌较深或远端,可将传送筒放于缺损部位,将添加器与传送筒紧密连接,可准确、快速、精准的将骨粉添加到缺损部位,无一丝浪费。
使用添加器和传送筒的紧密连接可将骨粉精准无误添加至手术区域,无一粒骨粉外溢,避免了骨粉的浪费,节约了患者的成本,而且一个缺损部位只需一次添加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配合的效率,使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片状的添加器的示意图;
图2为立体的添加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3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