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9855.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龙;罗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鹏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2 | 分类号: | B29C33/02;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效 热传导 功能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其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相对,前模靠近后模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前模远离后模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用于对前模进行加热的加热件。本申请具有进一步提升了对模具加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特殊模具。
常见的模具主要包括:前模、后模、前模仁以及后模仁,前模与后模相对,前模仁与后模仁相对,前模仁与后模仁均处于前模与后模之间,前模仁固定安装在前模靠近后模一侧的表面上,后模仁固定安装在后模靠近前模一侧的表面上;前模仁与后模仁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
在使用热固性材料通过该模具成型产品时,首先需要将液态的热固性材料注入到型腔中,然后再对模具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将热量传导至型腔中的热固性材料上,从而使得热固性材料固化。
相关技术中对模具所采用的常见加热方式一般为在前模或者后模内部安装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对前模或者后模进行加热,热量从前模或者后模传导至前模仁或者后模仁处,最后再传递至热固性的材料上,使得热固性的材料吸收热量后快速的固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该种加热方式效率较低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模具加热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与后模相对,前模靠近后模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前模远离后模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用于对前模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型腔设置在前模靠近后模一侧的表面上,然后再将加热组件设置在处于前模远离后模一侧的安装槽中,使得处于型腔中的热固性材料就能够更加快速的接收到来自于加热组件所散发出的热量,相比于将型腔设置在模仁上,此种设计方式,使得加热组件距离型腔更近,大大提升了热量传递到型腔中的效果,有助于提升热固性原料的快速凝固,进而提升生产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两端分别开口,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和填塞件,加热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槽中,加热件两端分别在安装槽的两个开口处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填塞件设置在安装槽的槽口处,填塞件用于封住安装槽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件的设置,为加热提供了热源,以便对前模进行加热;填塞件的设置,使得处于安装槽中的加热件不易掉出安装槽,而且加热件所散发出的热量不易从安装槽的槽口出散发出去,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加热件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加热件在安装槽中间隔平行,相邻两个加热件之间还设置有隔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件设置多个,使得加热的效率大大提升;隔挡件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加热件不易出现相互干扰,有助于加热件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边缘固定设置有用于盖住开口的固定块,所述加热件穿过固定块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使得加热件延伸出安装槽的部分被限制住,便于加热件与外接电源的稳定连接,而且外界的物质也不易进入到安装槽内部而干扰加热件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安装槽内温度的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安装槽内的温度被具象化,有助于及时知道安装槽内的实际温度,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控温度,有助于提升加工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鹏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鹏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9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