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7836.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4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东;吴延麟;王升龙;周鹏飞;郭悝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H05B47/11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补光灯 防爆 车牌 识别 摄像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包括摄像主体和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与摄像主体的主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为摄像主体的拍摄进行补光,补光装置与主电路板之间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感光元件和传输元件,二者通过震荡元件连接,传输元件与补光装置连接;所述感光元件为光敏电阻R1,震荡元件为电容C2,传输元件为晶体管Q1,感光元件的输出端与震荡元件的输入端连接,震荡元件的输出端传输信号至传输元件的输入端,传输元件的输出端输出电压至补光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补光装置前设置控制电路,使补光装置可根据具体的光线进行亮度调节,避免摄像头的拍摄图像出现曝光或者昏暗的情况,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摄像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
背景技术
防爆摄像机属于防爆监控类产品,是防爆行业跟监控行业的交叉产物,其应用于高危可燃性以及爆炸性环境下。现在加油站处一般都会设置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以实现监控工作。但是长期使用后会发现,因为环境明暗带来的影响,摄像头传输出的图像并不清晰,监管人员很难识别具体的车牌。那么为了提高整个摄像头的识别功能,带补光灯的车牌识别摄像头应运而生,如中国专利文件201821755553.8提出的一种防爆摄像机,其添加了补光装置,以提高摄像头的性能。但是现在用的带补光灯的摄像头,无法实现其亮度的自我调节,即其亮度是固定的,而其设置在较高的地方,工作人员也不便随时对补光灯进行开关,那么在环境光度本身很强的情况下,摄像头传输出的照片画面会出现曝光的情况,使得整个摄像头车牌识别的清晰度依然很弱,摄像头的工作稳定性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提高摄像头工作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包括摄像主体和补光装置,补光装置选用补光灯,补光装置与摄像主体的主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为摄像主体的拍摄进行补光,补光装置与主电路板之间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感光元件和传输元件,二者通过震荡元件连接,传输元件与补光装置连接;所述感光元件为光敏电阻R1,震荡元件为电容C2,传输元件为晶体管Q1,感光元件的输出端与震荡元件的输入端连接,震荡元件的输出端传输信号至传输元件的输入端,传输元件的输出端输出电压至补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和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作为该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2、电阻R5、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晶体管Q1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2、电容C3和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阻R5、电阻R1、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电压,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补光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其好处是:
(1)本实用新型在补光装置前设置了控制电路,使得补光装置可根据具体的光线进行亮度调节,避免摄像头的拍摄图像出现曝光或者昏暗的情况,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采用简单的线性元件组成,通过电信号的大小来控制补光灯的亮度,即电信号的变化仅和元器件本身有关,电路不受外部干扰信号控制,提高了控制电路的准确性,使得补光灯可以准确的根据外部环境的明暗实现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带补光灯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畅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7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