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锅盖提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17126.X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叶灿雄;黄志荣;潘德赢;伍尚凯;吴金洋;冯荣基;梁松伟;李广彬;黄秋萍;刘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5/08 | 分类号: | A47J45/08;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朱聪聪 |
| 地址: | 527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锅盖 提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锅盖提手,包括提手主体上件、提手主体下件、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提手主体上件与提手主体下件上下扣合形成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组对侧开设有两对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提手环扣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一转动轴,第二提手环扣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转动轴;第一提手环扣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提手环扣通过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折叠时,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绕安装孔旋转而平放在锅盖上。本可折叠锅盖提手的折叠功能可用在各种锅具的锅盖上面,可减少锅盖的空间高度,从而减少整个锅具的高度,可减少收纳空间,可减少锅具存放的收纳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锅盖提手。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的厨房炊具中,锅具多数需要锅盖来辅助烹饪,为了防止掀开锅盖时烫到手,大多数锅盖都会有手柄辅助握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锅具的手柄都是固定设置,在存放时占用大量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锅盖提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折叠锅盖提手,安装在锅盖上,包括提手主体上件、提手主体下件、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所述提手主体上件与所述提手主体下件上下扣合形成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组对侧开设有两对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提手环扣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提手环扣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提手环扣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提手环扣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折叠时,所述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绕安装孔旋转而平放在锅盖上。
转动轴与安装孔的配合,可使提手环扣实现旋转。锅盖提手有两种使用状态,提手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通过旋转折叠平放在锅盖的表面;展开状态下,可减少锅盖的空间高度,从而减少整个锅具的高度,可减少收纳空间,也可减少包装使用的原料,减少运输空间。提手处于竖立状态时,第一提手环扣和第二提手环扣通过旋转同时竖立在锅盖的表面,此时为提手的折叠形态,在使用锅具烹饪食物的时候把提手调整为折叠形态,方便取放锅盖,同时也能减少烹饪食物产生热量传递到提手,从而起到防烫的作用;通过以上操作即可实现锅盖提手的折叠功能。
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上凹槽和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第二上凹槽和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设置在所述提手主体下件上侧,所述第一上凹槽与所述第二上凹槽设置在搜索提手主体上件下侧;所述第一转动轴夹持在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夹持在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之间;所述提手主体上件下侧设有螺纹柱,所述提手主体下件中央开设有将其上下侧贯穿的贯穿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锅盖、所述提手主体下件的贯穿孔后旋紧在所述螺纹柱上时,所述螺纹柱插入所述贯穿孔内。螺栓与螺纹柱的配合,使得提手主体上件、提手主体下件固定安装在锅盖上;上下凹槽的配合,形成转动轴的转动空间。
所述第一转动轴两个侧壁切开形成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提手环扣平放贴合时,所述第一平面碰触在锅盖上,所述第一提手环扣竖立状态时,所述第二平面碰触在锅盖上;所述第二转动轴两个侧壁切开形成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二提手环扣平放贴合时,所述第三平面碰触在锅盖上,所述第二提手环扣竖立状态时,所述第四平面碰触在锅盖上。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设置,可约束第一转动轴的旋转,根据其使用,可使第一提手环扣处于平放或立放的状态;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的设置,可约束第二转动轴的旋转,根据其使用,可使第二提手环扣处于平放或立放的状态。
所述提手主体上件上侧设有若干条同心设置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具有防滑功能。
所述第一提手环扣为环状的半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7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电动自行车鞍座碰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库大坝变形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