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蠕变试验系统的夹持组件和蠕变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5945.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2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刘凤美;熊敏;易耀勇;高海涛;李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试验 系统 夹持 组件 | ||
1.一种用于蠕变试验系统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卡设在蠕变实验用加热炉的悬挂臂上,用于夹持试样的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对所述试样的夹紧程度的紧固件;
所述第一夹件与所述第二夹件相对设置,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夹件以及所述第二夹件连接;
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第一夹件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夹件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对的第二螺栓孔;所述螺栓用于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试样以及第二螺栓孔实现对所述试样的夹持;
所述第一夹件呈“L”形,所述第二夹件与所述第一夹件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部垂直,所述第二夹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连接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卡部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蠕变试验系统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后以及所述螺母,通过旋拧所述螺母或所述螺栓实现试样夹持;
或者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均为与所述螺栓外壁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旋拧所述螺栓实现试样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蠕变试验系统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为耐高温材质夹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蠕变试验系统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分别为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均为矩形,且两者大小相同,该矩形的宽度为4~16mm;该矩形的高度为4~25mm。
5.一种蠕变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夹持组件,所述加热炉内具有悬挂臂,所述夹持组件卡设于所述悬挂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变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第一夹件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螺栓孔;
所述第二夹件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相对的第二螺栓孔;
所述螺栓用于依次穿过第一螺栓孔、试样以及第二螺栓孔实现对所述试样的夹持;
所述第一夹件呈“L”形,所述第二夹件与所述第一夹件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卡部垂直,所述第二夹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连接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卡部垂直;
所述第一卡部远离所述第二卡部的端部到所述第二卡部远离所述第一卡部的端部的距离为卡距,所述悬挂臂具有中空格栅,所述卡距大于所述中空格栅的宽度以使得所述夹持组件可穿过所述中空格栅,通过旋转所述夹持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卡于所述中空格栅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变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变试验系统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伸入所述加热炉内用于与试样连接的接触式测温热电偶线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炉外与所述接触式测温热电偶线连接的测温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变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变试验系统还包括应力加载组件,所述应力加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不锈钢双钩砝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9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
- 下一篇:用于电池的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