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3990.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黎津池;曾纪武;黄延成;张亮;熊刚;于斌;伍山;腾鹏;郭健;游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电流 互感器 二次 端子 接地 专用 短接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包括箱体、箱盖、短接盘、卡槽、收纳盒、支撑脚、连接螺栓、插座、通孔、卡扣、拉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CT二次各个端子引入至短接盘处进行短接,便于检查各二次绕组短接导通情况,避免二次开路的风险;进行CT各绕组变比试验时,可以直接在短接盘处变更试验接线,避免了反复登高作业,非常方便,既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高处坠落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短接盘,具体为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属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正常运行或试验加压过程中,二次绕组严禁开路。如果开路,二次侧没有了感应电流,失去了对一次侧的去磁作用,则一次侧电流全部成为励磁电流,铁芯中的磁通量将大大增加,铁芯过分饱和,铁耗急剧增大,这将产生:1)铁芯过热,甚至烧毁互感器;2)由于二次绕组匝数较多,二次侧会感应出危险的高电动势,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试验加压过程中,需要将二次绕组端子可靠地短接接地。
在CT二次端子需要短接接地的试验中(如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素测试、绝缘电阻测试、交流耐压,变比校验等),常用的二次绕组端子短接技术方法如下:
一是用裸导线将各绕组端子进行缠绕短接,再引出接地。这样不符合《电力安全规程(变电部分》规定,容易脱落、有二次开路的风险。
二是用很多导线夹首尾短接夹住各个绕组端子再引出接地。这样符合《电力安全规程(变电部分》规定,但是检查夹接导通是否良好不方便。且在CT变比校核试验中,需要反复借用辅助登高工具登高作业,来变更试验接线。首先打开二次绕组端子盒,解开各绕组引线;再用试验导线将待测二次绕组1S端子引入变比测试仪,其余绕组端子短接接地,1S绕组变比测试完后,测2S绕组变比时,又要登高到二次端子盒处,变更试验接线,将2S 端子引入变比测试仪,其余绕组端子短接接地。重复这样的步骤,直到测完所有绕组变比。这样反复登高变更试验接线,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同时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包括箱体、箱盖、收纳盒和短接盘;所述短接盘安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箱盖,且所述箱体与箱盖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所述支撑脚分别位于箱体底板的四角处,所述箱体内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收纳盒通过卡放在卡槽内与箱体安置在一起,所述短接盘通过连接螺栓与箱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底端穿过箱体的底板,并由紧固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螺栓的顶端穿过短接盘上开设的通孔,并由紧固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短接盘上设置有插座,所述箱体与箱盖的活动端通过卡扣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在短接盘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短接盘采用长为200mm、宽为 150mm、厚度为3mm的黄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座在短接盘上以七个为一组,设置有三组,且每组插座采用1S、2S...7S进行编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座为灯笼香蕉插座,且插座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母与短接盘背面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螺栓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连接在短接盘四角处所开设的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板面上安装有拉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3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能综合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