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2832.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毅;周力;谢续友;黄先伟;张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2 | 分类号: | G01N3/42;G01N3/1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朱盈盈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纳米 压痕 导体 样品 加热 装置 | ||
1.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频感应加热机(8)及支撑层(3),所述支撑层(3)外部套设有第一隔热保温层(4),所述支撑层(3)下方嵌设有第二隔热保温层(5),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5)下方嵌设有屏蔽层(6),所述屏蔽层(6)下方嵌设有第三隔热保温层(7),所述超高频感应加热机(8)的铜丝位于第三隔热保温层(7)中心,且铜丝顶部与支撑层(3)之间的距离为小于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频感应加热机(8)包括超高频加热机主体(801)、铜丝(802)及套在铜丝(802)外部的铜丝套(803)构成,所述超高频感应加热机的铜丝(802)上端部绕成螺旋状,且螺旋状中空处的直径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热保温层(7)采用三层结构,包括硅酸盐或稀土涂料层(701)、硅酸盐针刺毯层(702)及纳米气凝胶毡层(703),所述硅酸盐或稀土涂料层(701)厚度在20-30mm,所述硅酸盐针刺毯层(702)厚度为9-12mm,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703)厚度在5-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采用带有倾斜角度的桶体结构,且其内壁倾斜角度为小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6)采用带有倾斜角度的桶体结构,且其内壁倾斜角度为小于15°,所述屏蔽层(6)底部设有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大于铜丝(802)顶部绕成的螺旋状外圈直径与两倍纳米气凝胶毡层(703)的厚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采用Al2O3支撑层,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4)采用纳米气凝胶毡,其厚度在3-7mm;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5)也采用纳米气凝胶毡,其厚度在3-5mm;所述屏蔽层(6)采用的是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频感应加热机(8)的铜丝(802)上端部绕成的螺旋状的中心与导体样品(2)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4)上设有用于导体样品(2)穿设的安装过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热保温层(7)的纳米气凝胶毡层(703)中心设有用于铜丝穿设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纳米压痕导体样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焦型同轴激光点红外测温度传感器(1),所述聚焦型同轴激光点红外测温度传感器(1)设置在超高频感应加热机上方,用于实时测量导体样品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28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