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1570.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烨 |
地址: | 8417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腔 密封 结构 容器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炸容器、航天器等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一侧设置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着具有标准漏孔的真空计、第一阀门和罗茨泵,在该侧装置的第二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着旋片泵,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的另一侧设置着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分子泵连接着检漏仪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上分布的各密封部位外侧分别安装着氦罩。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对泄漏环节准确定位,提高检漏灵敏度,局部氦罩精准定位,有效缩短检漏系统的反应时间,缩短系统的抽气时间,提高检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炸容器、航天器等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检漏常见的方法有喷吹法和氦罩法,其中氦罩法因为可以聚集氦源能够测量被检部位的整体漏率或者局部漏率准确定位。这种方法对于体积小检漏部位结构简单的被检件非常有效。当被检漏部位体积大其检漏系统存在检漏灵敏度低、反应时间长等问题,进而无法对多密封结构进行准确定位。
大空腔容器的密封性检测存在检漏灵敏度低、检漏系统反应时间长等问题。尤其当被检部位密封结构复杂密封环节多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泄漏环节的位置是大空腔被检件检漏的技术难题之一,影响泄漏环节定位的关键参数是反应时间,系统反应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漏孔的准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结构合理,可以对泄漏环节准确定位,提高检漏灵敏度,局部氦罩精准定位,有效缩短检漏系统的反应时间,缩短系统的抽气时间,提高检漏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一侧设置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着具有标准漏孔的真空计、第一阀门和罗茨泵,在该侧装置的第二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着旋片泵,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的另一侧设置着第三通孔,在第三通孔连接的管路上通过分子泵连接着检漏仪,在大空腔多密封结构容器上分布的各密封部位外侧分别安装着氦罩。
检漏系统的反应时间由是由检漏系统所决定,为了缩短系统的反应时间,提高漏孔定位能力,设计了一种检漏灵敏度高、系统反应时间短的检漏系统。
本实用新型根据系统的反应时间,在检漏部位安装氦罩,根据系统的反应确定候检时间,就可准确判定漏孔的位置。最后,通过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泵组并正确切换不同泵组的启闭次序来提高效率,缩短检漏时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爆炸容器,航天器等大空腔体积(﹥100L)或出气率较大如塑料,油脂等被检部位的密封性检测,检漏灵敏度优于10-8Pa·m3/s,能够对泄漏环节准确定位。将真空泵串联与检漏仪的前端,真空泵抽除的气体全部进入检漏仪,解决了大抽速真空泵不再影响系统的检漏灵敏度,仅缩短系统反应时间的问题;在各密封部位安装独立氦罩可准确对泄漏环节定位;正确掌握各类真空泵抽气速率与真空度的关系,可缩短系统的抽气时间提高检漏效率。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
1抽真空系统的改进
检漏系统中两个关键参数检漏系统灵敏度和检漏系统反应时间,检漏系统灵敏度与检漏系统中的分压强P有关,系统反应时间τ与检漏系统的体积V和检漏系统的有效抽速S有关。原检漏系统中的氦分压为P,系统反应时间为τ,现检漏系统的氦分压为P’,系统反应时间为τ’,Q’为被检部位的漏率、S1为检漏仪的抽速、S2为辅助泵的抽速、S1’为分子泵的抽速、S2’为检漏仪的抽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1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