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梯轿厢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6339.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铭余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04D25/08;F04D29/4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梯轿厢风扇,包括轿厢,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为“口”形,所述排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头,所述集风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头,所述集风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主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排风管,在使用时,风扇主体产生流动风,然后将流动风通过连接管送入排风管中,使流动风通过排风口送入轿厢中,本装置中设置有四个连接管,使集风仓中的流动风可通过四个连接管均匀的送入排风管中,从而使流动风可通过排风管均匀的送入轿厢中,结构设计合理,可避免出现多处排风口中吹出的风速不一,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梯轿厢风扇。
背景技术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其内部净高度至少应为2m,目前国内电梯生产厂商对电梯轿厢通风形式基本上采用直流式的通风方式,采用风扇上部机械送风,利用轿厢的缝隙排风或者在底部开排风口,风速的不同,对人的感觉也不同,比如在热的环境中,适宜的风速会让乘客感觉到心旷神怡,而不合理的风速让人感觉气流冲击的感觉,而在冷的环境,适宜的风速让人感觉清新,不合理的风速让人感觉干冷,我们电梯轿厢内的通风,一般在热的环境中投入使用,让乘客与周围环境交换热量,同时有一定风速,让人有吹风感,现有的风扇结构一般包括风扇主体、连接管和排风口,风扇主体将产生流动风通过连接管从排风口中排入轿厢中,现有风扇结构中的排风口和连接管设计不合理,在实际使用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电梯轿厢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梯轿厢风扇,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壁、轿顶和轿底,所述轿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轿顶,所述轿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轿底;
所述轿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为“口”形,所述排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头,所述轿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风仓,所述集风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头,所述第二连接管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集风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主体;
所述轿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轿顶的内部和排风管的一侧均开设有排风口,所述轿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头圆周阵列在排风管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头的数量与第一连接管头的数量相同,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头圆周阵列在集风仓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头的外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头的外部,所述集风仓与排风管通过第二连接管头、第一连接管头和连接管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大小与排风管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排风管的形状大小与轿壁内部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排风口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排风口均匀分布在轿顶的内部和排风管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铭余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铭余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6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环式快开盲板
- 下一篇:一种自吸泵辅助自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