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轮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7136.8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优飞;肖俊;闫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5/00;B62J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陈卓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独轮平衡车,包括转轮、转动安装于转轮的转轴、固定安装于转轮相对两侧的导向件、滑动连接于导向件背离转轮的一侧且可沿导向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的滑动组件、固定连接于滑动组件的踏板组件以及分别连接对应的导向件和滑动组件的减震机构。通过采用减震机构分别连接对应的导向件和滑动组件,当行驶过程中经过障碍路况或者遇到冲击时,连接于导向件和滑动组件之间的减震机构开始工作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降低颠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独轮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
现有独轮平衡车上几乎没有配备减震悬架,行驶过程中经过障碍路况或者遇到冲击时会有不舒适的颠簸感,甚至可能会带来安全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轮平衡车,旨在解决现有独轮平衡车没有配备减震悬架而导致颠簸感强烈甚至可能影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轮平衡车,包括转轮、转动安装于转轮的转轴、固定安装于转轮相对两侧的导向件、滑动连接于导向件背离转轮的一侧且可沿导向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的滑动组件、固定连接于滑动组件的踏板组件以及分别连接对应的导向件和滑动组件的减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轮平衡车,在转轮相对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向件,且在导向件上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通过采用减震机构分别连接于导向件和滑动组件,当行驶过程中经过障碍路况或者遇到冲击时,连接于导向件和滑动组件之间的减震机构开始工作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降低颠簸。
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铰接于第一转动件的第二转动件以及具有伸缩性的弹性件,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三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第一铰接端铰接于滑动组件,第三铰接端铰接于导向件,弹性件的相对两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弹性件配合,将第一转动件的第一铰接端铰接于滑动组件,第二转动件的第三铰接端铰接于导向件,且将弹性件的相对两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当行驶过程中经过障碍路况或者遇到冲击时,滑动组件与导向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第一铰接端与第三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绕于铰接处发生转动,以使第一铰接端与第三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变化转化为第二铰接端与第四铰接端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压缩弹性件或拉伸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充分吸能以显著降低颠簸,实现减震效果。且转轮相对两侧的导向件和滑动组件之间分别设置减震机构,当在需要转轮相对两侧进行不同步地减震时,例如拐弯时,转轮相对两侧分别进行减震,从而保证用户站立于独轮平衡车上更加平衡,避免用户过弯道时的大角度倾斜造成的不稳定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件设有用于铰接于第三铰接端的第一基座,滑动组件设有用于铰接于第一铰接端的第二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导向件的第一基座与第三铰接端进行铰接连接,同时利用滑动组件的第二基座与第一铰接端进行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7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翘曲FPC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拐面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