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探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96465.0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瑶 |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151;A61B5/1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楚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检测探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检测探头包括壳体和主控板,主控板位于壳体内,壳体内设有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主板电极接收模块,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主板电极接收模块均与主控板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上伸出有探针,主控板上还连接有实时通信模块,实时通信模块能够将数据实时传输至通信终端。本检测探头有利于实现对病人血糖进行实时监控,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在血糖监测领域,传统的方式是刺破指尖取血检测,这种方式使病人持续痛苦,尤其针对每天进行血糖检测的病人来说,痛苦程度较高。针对上述问题,当前技术做出了改进,如申请号为2015109675632,申请日为2011.03.24,名称为医疗装置插入物以及插入和使用医疗装置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结合其说明书和附图可得出,该装置包括带屏幕的扫描仪器和植入病人皮肤上的检测探头,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将检测探头刺入手臂上完成安装,启动扫描仪器对检测探头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仪连接护士站电脑获取血糖值,还具备图谱功能,佩戴14天后,同样用扫描仪扫描探头,最后在护士站电脑上生成报告。
上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无需反复刺破皮肤,设计人性化。但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定问题,即需实时获取血糖数据时,每次都需要对检测探头进行扫描,操作繁琐,不利于获取病人的实时血糖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检测探头,本检测探头有利于实现对病人血糖进行实时监控,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解决了现有相关设备获取血糖值繁琐,无法实时监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检测探头,包括壳体和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主板电极接收模块,所述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主板电极接收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上伸出有探针,所述主控板上还连接有实时通信模块,所述实时通信模块能够将数据实时传输至通信终端。
主控板即线路板,用于连接各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的探针用于刺入皮肤内,是血液中葡萄糖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发生地,电机中间转接模块的作用是将采集的血液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主板电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信号,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输入的数据信号。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主板电极接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且种类繁多,不作赘述。大致工作流程如下:整套系统由供电模块供电,由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好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束流通过电极中间转接模块传导到主板电极接收模块,再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和存储,最后通过实时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通信终端。其中,中央处理模块同时对数据进行存储,用于后期生成图谱。本检测探头能够通过实时通信模块实时获取血糖数据,无需反复扫描,极大程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便于进行阶段性血糖管理。此外本检测探头不存在信号天线,通过实时通信模块替代信号天线,实现本探头长短距离的实时数据传输,不一定要借助配套扫描仪进行后续操作,比如可以直接与护士站的计算机发生连接,使医护人员能够远距离实时获取数据。
上述的检测探头中,所述实时通信模块至少为蓝牙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或无线电发射模块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瑶,未经梁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6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密度板生产线的自动刷光机
- 下一篇:一种轮式皮带转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