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92125.0 | 申请日: | 202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秦敬伟;邱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融普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谷金颖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外壳 机架 防尘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该防尘防水结构由进风口、若干个风道迷宫隔板、防尘网与出风口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该防尘防水结构的左侧下端,该防尘防水结构的中间部位安装有第一风道迷宫隔板,且所述第一风道迷宫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风道迷宫隔板,第二风道迷宫隔板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三风道迷宫隔板,该防尘防水结构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配置安装防尘网。该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给四足机器人带来良好的防尘防水效果,使得四足机器人在更加多变的环境中使用更加游刃有余,免受水汽和灰尘的困扰而导致四足机器人内部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部件受到侵扰和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足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
而四足机器人是具有四根腿部便于行走的自动化机器,而现有四足机器人无法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容易受水汽和灰尘的困扰而导致四足机器人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部件受到水汽和灰尘的侵扰和受损。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解决了现有四足机器人无法适应更加多变的环境,容易受水汽和灰尘的困扰而导致四足机器人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部件受到水汽和灰尘的侵扰和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该防尘防水结构由进风口、若干个风道迷宫隔板、防尘网与出风口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该防尘防水结构的左侧下端,该防尘防水结构的中间部位安装有第一风道迷宫隔板,且所述第一风道迷宫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风道迷宫隔板,第二风道迷宫隔板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三风道迷宫隔板,该防尘防水结构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配置安装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位置安装有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配置有单向出气阀。
优选的,该防尘防水结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迷宫隔板、第二风道迷宫隔板与第二风道迷宫隔板之间的间距一致。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的孔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给四足机器人带来良好的防尘防水效果,使得四足机器人在更加多变的环境中使用更加游刃有余,免受水汽和灰尘的困扰,而导致四足机器人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部件受到水汽和灰尘的侵扰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四足机器人外壳与机架防尘防水结构的简单原理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第一风道迷宫隔板;3、第三风道迷宫隔板;4、第二风道迷宫隔板;5、防尘网;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融普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融普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