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强场流动水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2082.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山;刘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品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流动 杀菌 装置 | ||
一种低压‑强场的流动水杀菌装置,包括进水端壳体、第一电极片、绝缘隔片、第二电极片、出水端壳体。电极片为经过特殊处理的泡沫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流动水经过进水口,流经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后从出水口流出。外加8‑36V低电压,两电极片之间会产生高压强场,从而击穿水中携带的细菌,致使其死亡。另外,两极片之间会产生ROS,也可以杀死细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装置由电击穿和ROS协同作用,实现高效杀菌,以3L/min的流速流经该杀菌装置的水,杀菌率达99%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进出水端可以互换,方便安装、拆卸、维修,水处理时间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压-强场流动水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都需要进行杀菌消毒或者灭藻处理后才能使用,尤其居民生活用水及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杀菌措施,以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确保居民的健康。目前,水杀菌方法主要有氯、臭氧、紫外灯等消毒方法。但是氯和臭氧等化学消毒剂不仅成本高,浓度超标本身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并且在消毒过程中会生成有毒甚至致癌的副产物。而紫外线穿透能力较差,灭菌效率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传统消毒技术的弊端,新型技术不断研究,电穿孔杀菌技术也应运而生,其杀菌效率高、无有害副产物,然而电穿孔技术需要施加一个极高的外电压103V~106V,能耗高,同时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找一种在较低电压下产生强电场的技术对于电穿孔杀菌技术有重要意义。尖端放电技术通过尖端高密度电荷使得电场显著增强。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置,通过电极片表面尖端放电,从而增强电场实现更加安全、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流动水杀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水杀菌方法存在的污染、有害、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强场流动水杀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强场流动水杀菌装置包括进水端壳体、第一电极片、绝缘隔片、第二电极片、出水端壳体。第一电极片、绝缘隔片、第二电极片内嵌于进水端壳体和出水端壳体内部的电极片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壳体、出水端壳体为中空漏斗状,咀嘴处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流动水经过进水口,流经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后从出水口流出。
进一步地,进水端壳体、出水端壳体靠近进水口、出水口处设有软管接头凸台,防止漏水、方便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壳体、出水端壳体宽径端侧壁上留有导线凹槽。导线通过该导线凹糟,连接低压电源与两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两电极片由泡沫铜片经过蚀刻、真空热处理、碳膜包覆及纳米银颗粒镶嵌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之间需要接8~36V交流电或直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壳体、绝缘隔片、出水端壳体材料可以为塑料、金属或陶瓷制品,如果选用金属壳体,需要在电极片与壳体之间做好绝缘处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两电极片上纳米线尖端以及纳米线上镶嵌的纳米颗粒实现电场集中,在8~36V人体安全低电压下即可在两电极片之间产生强电场,强电场击穿流经电极片的水中所含的细菌从而杀死细菌。另外,流经该装置水中还含有ROS杀菌物质。电穿孔和ROS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安全灭菌。并且,该装置可以设置成不同样式,进水端、出水端能够直接与水路软管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及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动水杀菌装置三维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动水杀菌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品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品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2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洗废水再生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挡圈淬火燃烧室的气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