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便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90601.5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5/00 | 分类号: | E01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新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便道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施工便道,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管、嵌块和支撑板,所述支撑管同轴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流水孔,所述支撑管有若干,若干所述支撑管沿河道宽度方向间隔铺设,相邻所述支撑管上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隙,所述嵌块有若干,若干所述嵌块一一对应嵌装于若干所述安装空隙内,所述支撑板沿河道宽度方向铺设于所述支撑管上。本申请具有减少重建施工便道浪费的资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便道。
背景技术
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修建便道,以方便工作人员和车辆的通过,目前安装的施工便道均为固定市政,在施工完毕后会进行拆除或者保留,作为一条通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便道不能进行移动,随着施工位置变化,就需要重新修建施工便道以保障道路的畅通,非常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重建施工便道浪费的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施工便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施工便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便道,包括支撑管、嵌块和支撑板,所述支撑管同轴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流水孔,所述支撑管有若干,若干所述支撑管沿河道宽度方向间隔铺设,相邻所述支撑管上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隙,所述嵌块有若干,若干所述嵌块一一对应嵌装于若干所述安装空隙内,所述支撑板沿河道宽度方向铺设于所述支撑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管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板高出水面,支撑板用于供人员通过河道,同时水流又能方便的通过支撑管,支撑管对水流的影响较小,水流可以正常的流动,从而降低水流对施工便道的影响,在支撑管之间的安装空隙中安装嵌块,使得支撑板得到嵌块的支撑,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板安装的更加稳定,整个施工便道安装方便,只需把支撑管吊起沿着河道的宽度方向依次铺设,然后在安装空隙中安装嵌块,最后铺设支撑板即可,当需要更换施工便道的位置时,支撑板和嵌块取下方便,支撑管可以吊起再更换位置,实现施工便道的位置转移。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管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翻边,所述支撑管夹持于两个所述限位翻边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通过两侧设置的限位翻边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更加稳定的安置在支撑管上不容易沿河道长度方向从支撑管上脱落。
可选的,所述限位翻边沿河道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槽和插板,相邻所述支撑板的限位翻边通过所述插板和所述插槽配合插装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支撑板通过限位翻边上的插槽和插板进行插装固定,对相邻支撑板之间进行关联和固定,使得支撑板更加稳定不容易晃动。
可选的,所述插槽靠近支撑板的槽壁开设供所述插板竖直向下插入的插装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插装通道,使得插板可以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的插入插槽中,从而方便支撑板的安装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固定,施工便道的组装过程更加便捷。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沿河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嵌槽和嵌板,所述嵌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所述嵌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另一端悬伸设置,所述支撑板上的嵌板嵌装于相邻所述支撑板上的嵌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板与嵌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对相邻支撑板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支撑板更加不容易晃动,若干支撑板联系为一个整体,然后支撑板又通过限位翻边与支撑管关联,使得施工便道在方便拆卸、安装和转移位置的同时整体性较强,施工便道在供人员通过的时候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0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