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8047.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阳;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溉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系统 专用 压力 补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转轮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转盘;在水流通过固定管时,由于挡板的设置,使水流只能通过挡板的下方,在水流通过挡板的下方时会带动转轮旋转,转轮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连接杆的一端做圆周运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带动清理板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在清理板运动的同时会对堵塞在过滤网表面的沙粒进行移动清理,当把沙粒移动到出料管正面的出料口处时,在沙粒的自身重力下掉入出料管,通过出料管进入出料盒中,如此即可对沙粒进行自动清理,防止沙粒堵塞滴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
背景技术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现有的滴头,在对农作物进行滴灌时,经常会因为水质,而导致滴头被水中的沙粒堵塞,由于滴头不易疏通只能对其进行更换,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具备可自动清理沙粒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滴灌系统专用压力补偿滴头,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转轮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背面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管的背面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喷头,所述固定管的内腔且位于出水管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一侧与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管的背面且位于出水管的两侧均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套接有出料盒。
优选的,所述清理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管的内腔且位于限位块的对应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面和背面均与固定管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内腔嵌设有过滤网,所述清理板两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出料盒内腔两侧的前后两端均铰接有短杆,所述短杆内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舌,所述出料管的两侧且位于锁舌的对应处开设有锁孔,所述锁舌与锁孔卡接。
优选的,所述短杆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出料盒的内腔且位于弹簧的对应处开设有凹口,所述弹簧远离短杆的一端与凹口内腔的外侧固定安装,所述短杆的外侧的底部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侧贯穿出料盒并延伸至出料盒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压盘。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喷头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喷头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出水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料管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水流通过固定管时,由于挡板的设置,使水流只能通过挡板的下方,在水流通过挡板的下方时会带动转轮旋转,转轮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连接杆的一端做圆周运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带动清理板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在清理板运动的同时会对堵塞在过滤网表面的沙粒进行移动清理,当把沙粒移动到出料管正面的出料口处时,在沙粒的自身重力下掉入出料管,通过出料管进入出料盒中,如此即可对沙粒进行自动清理,防止沙粒堵塞滴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溉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溉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8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