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触发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87317.2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仁;徐春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3/033 | 分类号: | H03K3/033;G01J1/42;G01J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趁新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探测器 信号 触发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触发器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红外滤光片、聚焦镜头、红外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板,安装壳体具有两个并排且相连的容纳腔,红外滤光片嵌入安装在前部容纳腔一侧壁的安装孔中,聚焦镜头固定在两个容纳腔连接部处,聚焦镜头对准红外滤光片,红外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安装在位于后部容纳腔内部的支撑架上,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探头对准聚焦镜头的出光孔,光电传感器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板。该装置用来探测爆炸场上产生火光中的1~3μm波长的红外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一稳定的脉冲信号,为爆炸场的数据采集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采集设备的信号触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触发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战斗部爆炸场测试中使用的触发信号主要是采用导线缠绕与战斗部本体上,利用爆炸断开导线,产生一个通断信号,根据该通断信号产生一个符合使用要求的触发信号。该种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的繁琐,需要放置导线和捆绑导线,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爆炸场测试提供一种布置方便、安全可靠的基于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触发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触发器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红外滤光片、聚焦镜头、红外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板,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两个并排且相连的容纳腔,在前部容纳腔的一侧壁开设安装孔,所述红外滤光片嵌入安装在安装孔中,在两个容纳腔的连接部开设有套接孔,所述聚焦镜头固定套设在套接孔中,所述聚焦镜头对准红外滤光片,在后部容纳腔内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红外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板的支撑架,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前后并排安装在支撑架上,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探头对准聚焦镜头的出光孔,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上设有电源VCC、信号调理电路和触发驱动电路,电源VCC为红外光电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触发驱动电路供电,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所述触发驱动电路包括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顺次相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红外光电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所述滤波放大电路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后再放大处理到预定的幅值,所述触发电路将具有预定幅值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后形成触发脉冲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将触发脉冲信号进行调理后使其能够驱动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正常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采用型号为BPV10NF的红外接收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IC、第二运算放大器IC、第一至第六电阻、第一至第二表头电阻、第一至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正电源引脚接电源VCC,所述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负电源引脚接-5V电源,所述第一电阻串接在红外光电传感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输入引脚,所述第二电阻串接在红外光电传感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输入引脚,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输入引脚,所述第五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输入引脚和地之间,所述第六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输入引脚和地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输入引脚和Ref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表头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两个RG引脚之间,所述第二表头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的两个RG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引脚,第二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引脚连接触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卓砾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7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