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扰流片中冷器芯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7062.X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石铁光;徐家钜;曲祥东;关越;孙续强;钱宏林;石晶;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铁异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片中 冷器芯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扰流片中冷器芯体,包括散热带、冷却管、扰流片、两个边板及两个主片,两个主片之间通过两个边板连接,两个边板之间设有多个冷却管,每个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片相连,每个冷却管中均设有扰流片,在边板与冷却管之间以及相邻冷却管之间均设有散热带;每个主片上与冷却管连接的位置均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边缘向外翻而形成凸包;冷却管的端部由条形孔插入,在冷却管的端部内插设有加强架,加强架的架体外表面与冷却管的内壁抵接,加强架朝外一端的端部向外翻而形成翻边,翻边与凸包的平面抵接。本实用新型增强了整个芯体的抗扭强度,缓解了车身振动对芯体的疲劳影响,大大提高了芯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中冷器芯体,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度扰流片中冷器芯体。
背景技术
中冷器等散热元件是内燃机不可缺少的部件,芯体是其重要部件之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芯体内部通过的介质(空气、冷却液)都为高温高压,使用过程中在高温高压、车身振动扭曲的作用下芯体易发生变形,导致冷却管根部断裂,导致芯体损坏、发生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芯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导致冷却管要部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扰流片中冷器芯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带、冷却管、扰流片、两个边板及两个主片,其中两个主片之间通过两个边板连接,两个所述边板之间设有多个冷却管,每个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片相连,每个所述冷却管中均设有扰流片,在所述边板与冷却管之间以及相邻冷却管之间均设有散热带;每个所述主片上与冷却管连接的位置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边缘向外翻而形成凸包;所述冷却管的端部由条形孔插入,在所述冷却管的端部内插设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架体外表面与冷却管的内壁抵接,所述加强架朝外一端的端部向外翻而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凸包的平面抵接。
其中:所述架体的端面呈“U”形,朝外一端端部的“U”形开口两侧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架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容置所述冷却管。
所述架体的端面呈“U”形,朝外一端端部的“U”形开口两侧及“U”形底的中间位置均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架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容置所述冷却管。
所述架体的端面呈“U”形,朝外一端端部的“U”形整体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架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容置所述冷却管。
所述架体的端面呈“U”形,朝外一端端部的“U”形开口两侧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架体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容置所述冷却管;在所述“U”形底的中间位置向内设有凸起。
所述加强架为两个,对称插设于所述冷却管端部长度方向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芯体中间设置的加强架结构,增强了整个芯体的抗扭强度,缓解了车身振动对芯体的疲劳影响,大大提高了芯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架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架的再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铁异型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铁异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7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上下料的熔金炉
- 下一篇:带有杂质跳台的叶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