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86285.4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胡林锋;林世杰;林建兴;曾宗斌;林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4;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筋膜 缝合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它包括穿刺针、穿刺鞘以及穿引器;所述穿刺鞘包括鞘管以及鞘管座,所述鞘管座的上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部设有容穿刺针插入的穿刺孔,且密封盖上设有两分别用于插置穿引器的导向孔,两导向孔斜向交错设置,所述鞘管侧壁设有与两导向孔一一对应的导引窗;所述导向孔的进口位于密封盖的上侧面,其出口的延长线经过对应的导引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可便捷及快速缝合并保证良好的缝合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能够同时满足微创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关闭;2.穿刺与闭合功能一体化,节约资源,且产品配套便于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在医学上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腹腔开放性手术转变为腹腔镜微创手术。而在临床腹腔微创手术中,通常都需要建立从外界进出腹腔的手术通道,在腹腔外操纵手术器械,借助于通道对病变组织进行探查、电凝、止血、组织分离与切开、缝合等操作。同时术后应当尽快缝合并保证有更好的缝合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病变、疝气等风险。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术后出现上述说明的风险并发症等,手术最后通常会使用微创筋膜闭合器收拢组织,进行经皮缝合。但是,此类缝合方式因为涉及到手术通道与闭合器的切换,不仅仅操作繁琐,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因拔出通道重新插入闭合器也容易造成病人创口的二次损伤而导致出血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保证术后能在不二次损伤创口及不增加感染风险的情况下,便捷及快速缝合并保证良好的缝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它包括穿刺针、穿刺鞘以及穿引器;所述穿刺鞘包括鞘管以及鞘管座,所述鞘管座的上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部设有容穿刺针插入的穿刺孔,且密封盖上设有两分别用于插置穿引器的导向孔,两导向孔斜向交错设置,所述鞘管侧壁设有与两导向孔一一对应的导引窗;所述导向孔的进口位于密封盖的上侧面,其出口的延长线经过对应的导引窗。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同时满足微创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关闭;
2.穿刺与闭合功能一体化,节约资源,且产品配套便于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穿刺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穿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穿刺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穿刺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1)。
图8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2)。
图9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3)。
图10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4)。
图11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5)。
图12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6)。
图13是辅助筋膜缝合的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图(步骤7)。
标号说明:1穿刺针、1-1穿刺针座、1-2穿刺针头、2穿刺鞘、2-1鞘管、2-2鞘管座、2-3密封盖、2-4导引窗、2-5注气阀、2-6穿刺孔、2-7导向孔、3穿引器、3-1筒状主体、3-2针管、3-3穿引针、3-4推柄、4手术器械、5手术缝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6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