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3918.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5/14;F26B11/18;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淇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药材 生产 工用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罐体、盖体、电动推杆、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杆、限位槽、丝杆、弹簧、插接杆、伺服电机、压板,所述主体组件的上表面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顶板,丝杆的旋转会带动压板进行位置调整,通过对压板的位置调整可以对泡水的中药进行压滤,将中药药材中的水流挤出,同时使用者可以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以带动顶板和伺服电机进行上下位置移动,从而将插杆插接入不同的限位槽内部,从而带动不同的部件进行旋转,实现挤压脱水和甩干脱水混合脱水,提高脱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是起源于中国的医学流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中药材的培育和处理技术都得到很大的进步。在对中药材的处理工艺中,主要包含种植、收割、清洗、晾晒、粉碎和提取浓缩等过程,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中药药材脱水装置大多结构单一,对药材的脱水均匀性较差,大多通过甩干或晒干的方式进行脱水处理,造成药材生产的效率低,而生产效率低而会相应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不够节能环保,导致使用的局限性较大,为此,提出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药材生产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和加热组件:
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罐体、盖体、电动推杆、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杆、限位槽、丝杆、弹簧、插接杆、伺服电机、压板; 所述主体组件的上表面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盖体的内壁一侧,所述罐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压滤网,所述压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压滤网的内部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丝杆相邻的一侧内壁均均匀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焊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 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加热丝,所述罐体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加热丝,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对称粘接有两个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罐体的外侧壁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罐体的内壁一侧,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一侧,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贯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罐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对称贯通有两个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外侧壁安装有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一侧和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均焊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把手,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倾斜部,且弹簧的水平倾斜角度为1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一侧铰接有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安装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辉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3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攻角传感器机械零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宇智能化系统用信号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