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的风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80002.5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科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64 | 分类号: | C21D9/64;C21D9/573;C21D1/64;F27D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热处理 淬火 风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的风冷装置,包括风冷热交换管组、冷风机、进冷风管组和出热风管组,所述风冷热交换管组设置在铅锅内且位于钢丝上方的铅液面之下,风冷热交换管组靠近铅锅的进线一端;所述冷风机设置在炉体旁侧,冷风机的吸风口连接外界大气,冷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进冷风管组与风冷热交换管组一端连通,风冷热交换管组的另一端连接出热风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热交换管组、冷风机、进冷风管组和出热风管组的相互配合,将外界冷风送入风冷热交换管组与铅液进行热交换,以风冷方式来降低铅液的温度,有利于精确控制铅液的温度,使铅液温度保持平稳,提高钢丝生产质量,冷风经热交换后成为热风,可进行余热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的风冷装置,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钢丝的过程中,需要对钢丝进行热处理,如钢丝的再结晶退火、钢丝正火和钢丝等温淬火等。传统的钢丝热处理炉包括加热炉和等温淬火炉等。工作时,钢丝在加热炉中连续运行加热到一定工艺要求的温度后,出炉冷却或进入等温淬火炉内淬火。在常规的钢丝生产工艺中,钢丝在连续加热炉中被加热到750℃左右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的被称之为钢丝再结晶工艺;钢丝被加热到900℃左右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的被称之为钢丝正火工艺;钢丝在900℃左右出炉后,进入等温淬火炉的则为钢丝淬火工艺。在以上各种常规钢丝生产工艺中,高温钢丝的热量大多被直接在空气中或淬火介质中冷却掉,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钢丝从加热炉出来后再进入铅液进行等温淬火,由于钢丝从加热炉出来后的温度一般在900±20℃左右,而铅液的温度一般为550℃。高温的钢丝进入低温的铅液时,冷却速度比较慢,不利于等温淬火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会让铅液蒸发产生铅蒸汽,不环保,有害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钢丝从加热炉出来后的温度一般在900±20℃左右,这种温度的钢丝进入铅液进行等温淬火,而铅液的温度一般为550℃。由于钢丝刚进入铅液是的温度比较高,一方面钢丝的冷却速度比较慢,不利于等温淬火;另一方面会让铅液蒸发产生铅蒸汽,不环保,有害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的风冷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将高温铅液的温度快速降低至工艺要求,提高钢丝生产质量。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钢丝热处理铅浴淬火炉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热交换管组、冷风机、进冷风管组和出热风管组,所述风冷热交换管组设置在铅锅内且位于钢丝上方的铅液面之下,风冷热交换管组靠近铅锅7的进线一端;所述冷风机设置在炉体旁侧,冷风机的吸风口连接外界大气,冷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进冷风管组与风冷热交换管组一端连通,风冷热交换管组的另一端连接出热风管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热交换管组包括进风侧横向风冷管、纵向风冷管和出风侧横向风冷管,进风侧横向风冷管和出风侧横向风冷管设置在铅锅长度方向的进丝口一端,进风侧横向风冷管和出风侧横向风冷管之间设置有多个与其垂直的纵向风冷管,多个纵向风冷管的两端分别与进风侧横向风冷管和出风侧横向风冷管的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冷风管组包括一个三通风管和两套分支进冷风管,三通风管的进口与冷风机的出口连接,两套分支进冷风管对称分布在冷风机的上方两侧,两套分支进冷风管的一端与三通风管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三通风管的另一端与风冷热交换管组中的进风侧横向风冷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热风管组包括两个分支出热风管,两个分支出热风管竖向布置并分别连接在出风侧横向风冷管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热交换管组下方的铅锅内壁上设有支架,风冷热交换管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铅锅上沿处,支架与压板相互配合,对风冷热交换管组的位置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科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科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0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