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9524.3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海;陈肖茂;刘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岳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针头 护套 结构 | ||
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包括针筒、针座、针头以及针头保护套机构,所述针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针筒的头部,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针座的头部;所述针头保护套机构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针座的外部并与所述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一端部限位机构,所述外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端部限位机构;本方案设计的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过后,可以通过套筒将针头尖部套住,防止针尖裸露扎伤他人,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巧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一次性注射器只有在没有使用之前会在其针尖部分设置一个一次性套管,然后在使用后一般都是直接丢弃,裸露在外的针尖部分很容易扎伤他人,更为严重的会导致扎伤感染,引发医学事故。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包括针筒、针座、针头以及针头保护套机构,所述针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针筒的头部,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针座的头部;所述针头保护套机构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针座的外部并与所述针座之间设置有第一端部限位机构,所述外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内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端部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内套桐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针座外表面设置的卡块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针座前端的凹形卡槽和设置在所述内套筒内部尾端的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套筒外表面前端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外套筒内部尾端的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如下:
本方案设计的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结构,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过后,可以通过套筒将针头尖部套住,防止针尖裸露扎伤他人,在注射器使用后,将外套筒和内套筒往前推,把针尖部分置于套筒内即可,同时两个限位机构为不可逆设置,即当套筒推到最前端卡住后便不能再回退,防止套筒松脱针尖再次裸露,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安全可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射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射器用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限位机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限位机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针筒1、针座2、针头3、外套筒4、内套筒5、滑槽6、卡块7、凹形卡槽8、限位块9、凹槽10、凸块11、防滑凸筋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岳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永岳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9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善ITO膜的达因值的收卷装置
- 下一篇:轮罩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