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4384.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李庆辉;李爱华;冯永保;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13/00;F01N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王纯富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发电 机组 降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系统,包括:第一级降温装置、第二级降温装置和第三级降温装置;其中,第一级降温装置包括水泵、喷淋塔和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级降温装置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三级降温装置包括第二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柴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系统利用环境冷空气作为冷源,将环境冷空气与含烟混风换热,能大幅减少耗水量,有利于含烟混风温度降低至接近环境空气温度,可达到不同环境温度工况下排烟与环境空气温差在4℃范围内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柴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其排气温度一般达几百摄氏度、并伴随肉眼可见的不完全燃烧颗粒物,因此需要对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进行消烟降温处理。现有柴油发电机组排烟消烟降温措施可分为烟气除尘和烟气降温两方面,烟气除尘常采用湿法除尘和干式除尘两大类:湿法除尘采用液态吸附剂对烟气颗粒进行吸附式净化;干式除尘采用过滤、静电集尘等技术,净化去除烟气中不完全燃烧颗粒物。烟气降温常采用间壁换热、蒸发冷却和混风冷却三类:间壁换热将高温烟气与冷源流体导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部冷、热流体通道隔板两侧实现烟气换热降温;蒸发冷却将蒸发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利用蒸发液蒸发相变吸热实现烟气降温;混风冷却通过引入低温环境冷空气与高温烟气混合,以降低烟气温度。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烟气降温依赖冷却水蒸发冷却,用水量大,对于水源匮乏的某些工程实用性不强;二是烟气消烟主要依赖静电消烟器或者凹凸棒反应液,需频繁进行集尘清理和反应液更换补充,装置的工程化程度低、使用维护复杂;三是经装置处理后排烟含水率高,在低温环境工况下排烟易局部生成白雾,排烟可见光暴露特征明显;四是受限于冷却水源温度,装置在低温环境工况下无法将排烟降低至与环境空气温差4℃范围以内,排烟热红外特征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柴油发电机组排烟消烟降温系统用水量大、维护复杂、工程化程度低、消烟降温效果不显著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全工况消烟降温系统,包括:第一级降温装置、第二级降温装置和第三级降温装置;
其中,第一级降温装置包括水泵、喷淋塔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水泵的出水口与喷淋塔的进水口相连;喷淋塔的进风口与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管相连,喷淋塔的出风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风口相连;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风口与第二级降温装置相连;
第二级降温装置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一风机的吸气端分别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风口和柴油发电机组机房排风管相连,第一风机的排气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热端进风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冷端进风口与第三级降温装置相连,第一换热器的冷端出风口与第二风机的吸气端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热端出风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进风口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风口与第三级降温装置相连;
第三级降温装置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热端进风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风口相连;第二换热器的冷端进风口与外界环境相连,冷端出风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冷端进风口相连,热端出风口与外界环境相连。
进一步地,喷淋塔还设置出水口,用于排出所述喷淋塔中的冷却水。
进一步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冷却水流量计和水温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的吸气端连接有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三级降温装置还包括微压计;微压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的冷端进风口和冷端出风口相连,用于测量第二换热器的冷端进风口和冷端出风口的气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4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药型罩壁厚与壁厚差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