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3591.4 | 申请日: | 2020-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勇;冉燕;周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4;A61M31/00;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琼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下方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泡,管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注射外管道,注射外管道的内侧面设置有注射口,注射口的内侧面设置有注射器,注射外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防咬垫,管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药液喷头与气体管道口,管体与充气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圆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液喷头,能够将患者所需要注射的药物以水雾的状态覆盖于病变处,有利于患者对药物更好利用吸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射外管道,解决了注射软管不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问题,降低了工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证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急救措施,也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广、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插管治疗时药液注射,只是将药液导流到病变处;但是药液的覆盖面积差,不利于患者对药物更好的利用吸收,对病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目前临床采用的气管导管,由于气管导管均只设置一个通道,功能单一,注射药物的注射软管过长,不利于操作,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解决了呼吸系统疾病时,采用插管的方式将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病变处,药液的覆盖面积太小,不能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方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泡,所述管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注射外管道,所述注射外管道的内侧面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的内侧面设置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外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防咬垫,所述防咬垫的上端面设置有导管口,所述管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气体管道口,所述气体管道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药液喷头,所述管体与充气管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套囊固定连接于管体的下方,所述充气管道固定连接于气囊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压力表固定连接于充气管道的上端面,所述充气泡固定连接于压力表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外管道固定连接于管体的上端面,所述注射口固定连接于注射外管道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器活动连接于注射口的内侧面,所述注射口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注射外管道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口固定连接于防咬垫的上端面,所述防咬垫活动连接于注射口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管道口固定连接于管体的下端面,所述药液喷头固定连接于气体管道口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圆环活动连接于管体与充气管道的外表面,且硅胶圆环的数量为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通过设置药液喷头,能够将患者所需要注射的药物以水雾的状态覆盖与病变处,有利于患者对药物更好的利用吸收。
2、该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通过设置注射外管道,解决了注射软管不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问题,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3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