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生产用粉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2208.3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孔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万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6;B02C23/16;B02C23/18;B08B15/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生产 用粉料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粉料机,包括破碎箱以及固定设置于破碎箱一侧的除尘箱,所述破碎箱的下端面两侧均抵接有C型卡板,两块所述C型卡板的下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C型卡板底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套筒的内壁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居中构造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延伸入套筒内并固定连接有压接板,且导杆的外缘面上套设有抵接套筒和底板的第二弹簧,所述压接板的上端面抵接第一弹簧,所述破碎箱内开设有破碎仓,该模具生产用粉料机,结构合理,可降低原料粉碎时引起的设备晃动,且便于在出料时对粉尘进行吸附,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用粉料机。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的模具在生产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通常采用粉料机实现,可现有的粉料机在对原料进行粉碎时,粉碎刀与原料碰撞会使得粉料机产生较大的震动,进而影响粉碎机设备各零件连接的紧密型,降低了粉料机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粉料机在对原料粉碎完成后出料时,出料口会产生较较多的粉尘,易被人体吸入带来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粉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粉料机,包括破碎箱以及固定设置于破碎箱一侧的除尘箱;
所述破碎箱的下端面两侧均抵接有C型卡板,两块所述C型卡板的下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C型卡板底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套筒的内壁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居中构造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延伸入套筒内并固定连接有压接板,且导杆的外缘面上套设有抵接套筒和底板的第二弹簧,所述压接板的上端面抵接第一弹簧;
所述破碎箱内开设有破碎仓,且破碎箱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连通破碎仓的出料槽,所述破碎箱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破碎仓并供入料斗固定安装的矩形槽,所述除尘箱远离破碎箱的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风泵,且除尘箱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分别连接有延伸至入料斗以及出料槽内的第一吸风管和第二吸风管,所述除尘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供透气网固定安装的凹槽,且除尘箱内固定设置有除尘网。
优选的,所述破碎仓的顶部设置有两侧抵接于破碎箱内壁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居中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一端穿过顶板并固定连接有破碎轴,破碎轴的外缘面上构造有破碎刀。
优选的,所述破碎仓内居中设置有两侧抵接破碎箱内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居中开设有供筛网固定安装的通槽,且隔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接破碎箱内壁的斜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两侧均通过十字螺栓固定安装有L型板,且隔板的下端面对应通槽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远离隔板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缘面上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破碎箱的一侧通过合叶活动连接有两扇箱门,两扇所述箱门远离破碎箱的一侧均构造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模具生产用粉料机,得益于第二弹簧以及第一弹簧的设置,在破碎轴带动破碎刀转动对原料进行粉碎时,会使得破碎箱上下震动,进而使得底板挤压第二弹簧以及压接板挤压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形变进行缓冲,降低破碎箱上下震动的幅度,避免影响破碎箱内各零件连接的紧密型;得益于第一吸风管以及第二吸风管的设置,可启动风泵,使得除尘箱内的气压呈负压,在出料槽处出料时,粉尘通过第二吸风管进入到除尘箱的内部,避免粉尘弥漫被人体吸入,同时第一吸风管可对入料斗处进行除尘,提升原料的破损效果,避免进入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万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万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2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焚烧炉炉内二次燃烧结构
- 下一篇:涂覆甩干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