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龙头的出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70836.8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4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骞;陈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骞;陈瑞庆 |
| 主分类号: | E03C1/04 | 分类号: | E03C1/04;E03C1/0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龙头 出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结构,包括一外管、一内管、一分流器及一起泡器,其中内管设置于外管的内部,分流器与外管相接,起泡器设于分流器远离内管的方向侧;分流器具有一衔接管与内管衔接,衔接管周侧形成数个通道与外管连通;起泡器包括一外壳及一中管,中管与衔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衔接管与内管保持衔接连通的状态下,将起泡器卸离,起泡器的维修或更换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的组件;特别是指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结构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举凡卫浴设备或饮水设备,经常可见将具有不同性质的水,分别利用输水管对单一的水龙头输送,水龙头可以选择将不同性质的水送出,据此减少水龙头的设置数量,并提高用水的方便性;所述的不同性质的水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热水、冷水、饮用水及洗涤用水。
水龙头具有一主体及一出水结构,出水结构提供水流出的路径,出水结构包括一外管、一内管及一起泡器,其中内管设置于外管的内部,外管及内管分别与主体相接,据使主体控制不同性质的水分别流入外管及内管,起泡器包括一外壳及一中管,外壳与外管相接,中管轴向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中管与内管衔接,中管及外壳之间形成数个小口径的穿孔,据此,进入内管的水通过中管流出,进入外管的水则进入外壳的内部并通过各穿孔流出形成多数细小的水柱。
习知出水结构于实际应用经验中发现仍旧存在下述问题与缺弊:穿孔容易由于细小杂物或水垢积聚而逐渐阻塞,基于更换起泡器或清除所述的杂物或水垢的需要,将起泡器卸离外管时,中管亦与内管分离,使得内管容易发生向外管的内部深处退缩的现象,起泡器再次装设时,中管不易与内管再次衔接,造成起泡器维修或更换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加技术方案:
一种水龙头的出水结构,包括一外管、一内管、一分流器及一起泡器,其中内管设置于外管的内部,外管及内管分别与水龙头的主体相接,据使第一液体及第二液体分别流入外管及内管,分流器与外管相接,起泡器设于分流器远离内管的方向侧;
分流器具有一衔接管,衔接管与内管衔接,衔接管周侧形成数个通道,各通道分别与外管的内部连通;
起泡器包括一外壳及一中管,中管轴向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中管与衔接管连通,据使第二液体通过衔接管及中管向外流出,中管及外壳之间形成数个入口及数个穿孔,据使第一液体通过通道及入口进入外壳,并通过穿孔离开起泡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效果与优点,能够在衔接管与内管保持衔接连通的状态下,将起泡器卸离,起泡器的维修或更换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流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套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接座的仰视图。
图9是图8的9-9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流件的组设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部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骞;陈瑞庆,未经陈瑞骞;陈瑞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0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集装箱
- 下一篇:一种肛瘘内口封闭支管引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