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64055.8 | 申请日: | 2020-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单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该技术方案对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正极区中内置了若干正极柱体,将正极材料填充于其中,一方面利用正极柱体的外壳对正极材料起到封装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缓解当隔膜发生破损时正、负极材料的直接接触风险。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正、负极的接头构造,将二者在空间上加以分隔,并采用不同的绝缘构件加以保护,其中正极接头采用球形绝缘体包覆,并利用底板及镂空格栅卡接固定,而负极则采用杆状绝缘体直接保护。应用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正、负极材料接触风险,同时避免隔膜破损时正、负极材料剧烈接触的可能,从而降低了爆炸危险,提高安全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仅以隔膜相间隔,而正、负极材料与隔膜之间均呈面接触状态,因此当隔膜发生泄漏时,正、负极材料间接触迅速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在短时间内造成危险。此外,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缺乏对正、负极材料的保护性封装措施,因此存在一定的燃烧或爆炸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充分降低燃烧或爆炸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盖板,负极区,隔膜,正极区,正极柱体,球形绝缘体,正极接头,杆状绝缘体,负极接头,底板,镂空格栅,底座,圆柱,腔体,凸条,其中壳体的内部具有内腔,隔膜位于所述内腔中,隔膜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为负极区和正极区,在壳体的上端连接有盖板;在壳体的底端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中内置有镂空格栅,在正极区中内置有若干正极柱体,所述正极柱体的上端与隔膜相贴合,所述正极柱体的下端连接有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的下端经由底板伸出至壳体外部,在正极接头的外周包覆有球形绝缘体,所述球形绝缘体位于镂空格栅中,在负极区中贯穿有杆状绝缘体,所述杆状绝缘体的末端伸出至壳体外部,在所述杆状绝缘体的末端连接有负极接头;所述正极柱体包括底座,圆柱,腔体,凸条,其中圆柱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在圆柱中具有腔体,在圆柱的外壁上连接有若干凸条;在负极区中填充有负极材料,在腔体中填充有正极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凸条相互平行,所述若干凸条均平行于圆柱的轴线。
作为优选,杆状绝缘体的轴线与圆柱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正极柱体有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底板的上层和下层均为实心板,底板的中层为镂空格栅。
作为优选,正极区的体积大于负极区的体积,正极区和负极区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4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带有充电座的无线耳机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