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云高仪的光轴平行调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2596.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震;洪禹;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25/00;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云高仪 光轴 平行 调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云高仪的光轴平行调试系统,包括两个CCD探测器、两个调节支架、激光器、凹面反射镜、计算机、发射光学系统、接收光学系统;激光器发光点位于凹面反射镜的焦平面上;凹面反射镜将反射回的激光照射到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的接收面上;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支架上,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分别与一个CCD探测器的中心对准,将凹面镜反射的激光分别汇聚在两个CCD探测器上;调节支架具有调节的功能;计算机与两个CCD探测器相连,将CCD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展示。通过对调节支架进行调整,使得两个CCD探测器接收到的光斑分别位于两个CCD探测器正中央,调试速度快、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测云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云高仪的光轴平行调试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云高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来测量云底高度和云层厚度的大气遥感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向天空发射高频率的激光脉冲,经过光学准直系统后以极小的发散角穿过大气,探测到数十公里高的云层。激光接触到云层后,产生后向散射光,被云高仪的接收系统回收,经过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在经过高速AD采集一级后续的反演处理和识别算法,得到云底高度和云层厚度信息。
云高仪的光学系统分为离轴和同轴两种。同轴光学系统具有无视野盲区,接收和返回光路完全重合等优点,但是结构相对复杂且难以处理杂散光。而离轴光学系统虽然具有视野盲区,但是结构简单,发射和接收光路互不干扰。但是为了保证云高仪的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收发光轴必须保持较高的平行度。常用的调试方法如利用平行光管,观察回波信号强度等都存在调整时间长、需要的场地范围大,观察不直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激光云高仪的光轴平行调试系统,用于离轴激光云高仪光学系统的装调,以保证收发光轴的平行。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云高仪的光轴平行调试系统,包括两个CCD探测器、两个调节支架、激光器、凹面反射镜、计算机、发射光学系统、接收光学系统;
所述激光器的波长与云高仪实际所使用的激光器波长相同,可发出连续的激光,激光器正对凹面反射镜并且激光器发光点位于凹面反射镜的焦平面上;
所述凹面反射镜用于反射激光,并将反射回的激光照射到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的接收面上;
所述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调节支架上,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分别与一个CCD探测器的中心对准,并将凹面镜反射的激光分别汇聚在两个CCD 探测器上;
两个所述CCD探测器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调节支架上,且两个CCD探测器分别用于接收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收集到的激光并传输到计算机上;
两个所述调节支架均位于激光器的一侧,两个调节支架用于将两个CCD探测器分别与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位于一条直线上,并且调节支架具有水平方向调节和竖直方向调节的功能,通过调整调节支架,使得两个CCD探测器接收到的光斑均分别位于两个CCD探测器正中心;
所述计算机与两个CCD探测器相连,用于将两个CCD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展示,以便于对调节支架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光学平台,所述光学平台用于放置调节支架、激光器和凹面反射镜,从而保证调试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支架为三维光学调整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安装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以及两个CCD探测器均分别通过固定座水平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2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限空间内的料框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