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1055.2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7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宏;王银东;赵惠莉;彭建清;罗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金宏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4G21/04;F16L3/08;F16L3/2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刘栋栋 |
地址: | 7304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利 泵站 施工 混凝土 管道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涉及水利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管道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容易使管道接口高低不平,无法对两处管道接口进行固定的问题,包括主体,内槽,支架和载板,所述主体的顶部侧面为弧形结构,且主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内槽为弧形结构,且内槽设在托板的内部,并且内槽的外端设有挡板;所述支架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支架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底部的凹槽内;所述载板为梯形结构,且载板设在托板的内侧。水利泵站进行混凝土管道支撑的时候,通过使用内槽对两处管道进行加固,内板以及卡板的内侧设有橡胶条,增加与管道的摩擦力,可以通过使用支架的开合程度调节主体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泵站将水由低处抽提至高处的机电设备和建筑设施的综合体,机电设备主要为水泵和动力机,辅助设备包括充水、供水、排水、通风、压缩空气、供油、起重、照明和防火等设备,混凝土管道是批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管子,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
例如申请号:CN201721566071.3中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固定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保护板,所述压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壳,所述底板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所述第二支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有利于固定管道,又增加了设备的抗形变能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能够调节二者之间距离的长短,可适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管道,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设置圆形固定脚能够调节设备的垂直高度,有利于管道的水平铺设。
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管道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管道接口处固定不稳固,在对混凝土管道进行支撑的时候,管道接口托举在装置上,当地面在雨季塌陷的时候,容易使管道接口高低不平,无法对两处管道接口进行固定,导致管道发生泄漏。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管道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管道接口处固定不稳固,在对混凝土管道进行支撑的时候,管道接口托举在装置上,当地面在雨季塌陷的时候,容易使管道接口高低不平,无法对两处管道接口进行固定,导致管道发生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水利泵站施工的混凝土管道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内槽,支架和载板,所述主体的顶部侧面为弧形结构,且主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内槽为弧形结构,且内槽设在托板的内部,并且内槽的外端设有挡板;所述支架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支架的顶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底部的凹槽内;所述载板为梯形结构,且载板设在托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托板,夹板,所述托板为半圆形结构,且托板设在主体顶部的侧面;所述夹板为弧形板结构,且夹板通过弹簧安装在托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槽包括有内板,卡板,所述内板的内侧设有橡胶条,且内板安装在内槽的内部;所述卡板为弧形结构,且卡板通过螺纹杆安装有内板,并且卡板安装在内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有底槽,横杆,底板,所述底槽为弧形结构,且底槽设在支架的底端侧面;所述横杆为圆柱形结构,且横杆安装在底槽的内部;所述底板为矩形板结构,且底板通过构造件与横杆的两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金宏,未经赵金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1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