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件及光伏屋面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57639.2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孟夏杰;贺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16;H02S2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屋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及光伏屋面件,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中线位置的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并沿支撑件的中线对称布置;设置在靠近支撑件一个末端位置处的第一防水挡板,和设置在靠近支撑件另一个末端位置处的第二防水挡板;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可以起到对光伏组件的组件边框的限位,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加人工来辅助光伏组件的定位安装,降低了人力成本。第一防水挡板和第二防水挡板可以对流入支撑件表面的渗水进行阻断,避免渗水继续向支撑件的末端延伸,降低了渗水流入室内的几率,提高了光伏屋面件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件及光伏屋面件。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技术是一种将光伏电池片与传统建筑的屋面相结合的技术,从而通过光伏组件的功能,降低建筑的能耗。
现有技术中,目前,光伏组件通常设置在支撑件上,并将承载有光伏组件的支撑件布置在屋面上,从而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
但是,目前将光伏组件安装于支撑件的过程中,光伏组件很容易滑动、移位,导致需要增加多余的人工来辅助安装,增加了人工成本,即使安装完毕,光伏组件的位置稳固性也较差。另外,目前的支撑件防水性较差,易导致部分雨水流入屋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件及光伏屋面件,旨在提升支撑件的防水性以及承载光伏组件的稳固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件,设置在屋面上,用于支撑光伏组件,所述支撑件包括:
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中线位置的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所述第一定位挡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并沿所述支撑件的中线对称布置;
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一个末端位置处的第一防水挡板,和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件另一个末端位置处的第二防水挡板;
所述第一定位挡板用于和所述支撑件配合对一个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定位挡板用于和所述支撑件配合对相邻另一个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面;
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面的第三防水挡板和第四防水挡板。
可选的,所述第三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挡板对应的位置或更靠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四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水挡板对应的位置或更靠近外侧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两个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扣合挡板和第二扣合挡板;
所述第一扣合挡板和所述第二扣合挡板向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在所述支撑件的表面中,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挡板和所述第一防水挡板之间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挡板之间的部分都为防滑拉丝表面。
可选的,靠近所述支撑件一个末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陷结构,靠近所述支撑件另一个末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凹陷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面;
所述第一定位凹陷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凹陷结构沿所述支撑件的中线对称布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挡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且所述凸起结构沿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中线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面的中线位置,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7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