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驾驶防瞌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56309.1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智龙 |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嬴雨径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驾驶 瞌睡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穿戴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穿戴式驾驶防瞌睡装置,包括执行机构,与使用者接触并由使用者主动控制执行机构释放电流刺激皮肤;供电机构,为执行机构提供电源。本申请提供的防瞌睡装置为穿戴式装置,避免了额外的安装,降低了使用成本,利用驾驶员的主动动作来触发微动开关,使得驾驶员在瞌睡前就能得到有效刺激,通过真正的预防来避免瞌睡和危险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驾驶防瞌睡装置。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是交通安全的大忌,每年很大比例的交通事故都是由司机瞌睡造成。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长途驾驶更容易使驾驶人员感到疲惫而瞌睡,而高度路上服务区距离较远,驾驶人员在感到疲惫时,往往不会选择在应急车道稍作休息,而是坚持到下一个服务区,在行驶到下一服务区之前,很容易由于驾驶人员瞌睡而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现有技术提供有以下几种防止驾驶人员打瞌睡的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10566742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驾驶者的瞌睡状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心跳测量模块、车辆信号测量模块、瞌睡模式检测模块以及警告模块。该发明是通过检测驾驶者的心跳和车辆驾驶状态等数据后再对驾驶者发出警告信号,这种设置方式只能在驾驶者具有瞌睡的动作后再进行警示,而不能预防驾驶者瞌睡,不能完全避免危险的发生。
申请号为CN201120270959.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驾驶员防瞌睡方向盘。该专利则是将防瞌睡装置设置在方向盘上,通过感知驾驶员瞌睡时慢慢松手的动作来确定驾驶员的状态,然后发声提示驾驶员。该申请同样是在驾驶者具有瞌睡的动作后再进行警示,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且上述防瞌睡现有技术为固定在车上的装置或系统,使用者只能选择具有该技术的车辆或在已有车辆上加装或更换该技术,造成防瞌睡技术的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在驾驶者具有瞌睡动作后对驾驶者进行警示,不能提前预防瞌睡且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由驾驶者主动控制,及时预防瞌睡的穿戴式驾驶防瞌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穿戴式驾驶防瞌睡装置,包括:执行机构,与使用者接触并由使用者主动控制执行机构释放电流刺激皮肤;供电机构,为执行机构提供电源。
本方案提供的驾驶防瞌睡装置为穿戴式的装置,由于执行机构为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部分,则执行机构穿戴在使用者身上如手腕、手指或脖子等处。相较于现有的安装在车内如方向盘上或座椅上的防瞌睡装置,本方案中的装置由于能随时穿戴而使用更方便,不受车辆配置的限制。驾驶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佩戴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在感到疲惫或打瞌睡前主动触发开关,让电路接通后,电流从供电机构到达执行机构,从而执行机构释放的电流传递到使用者来刺激驾驶人员,利用产生的痛觉防止其瞌睡。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套设在手指上的套件,所述套件内侧设有与皮肤接触的电刺激组件,所述电刺激组件与供电机构连接。本方案将套件套设在使用者的手指上,以指环或指套等形式存在,便于使用者进行主动的控制电刺激组件通电。
进一步的,所述套件为套设在手指端部的指套,所述电刺激组件为与供电机构连接的电极。本方案将套件设置为指套,则电极既可以设置在指套的尖端与指尖接触,电极从指尖处放电使人更容易产生痛觉;又可以设置在侧面位置与指腹等位置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智龙,未经陈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6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行走轮加工用快速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盒涂胶装置的涂胶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