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6147.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曾道平;范纲龙;李文贺;张伟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讯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直触式 二次 成型 控制 接触 面积 吸热 结构 | ||
1.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包括导热底板(1)、热管(2)、散热鳍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通过压制变形嵌在导热底板(1)底部,所述导热底板(1)与散热鳍片(3)通过热管(2)连接,所述导热底板(1)底部处的热管(2),其底部水平面与导热底板(1)底部水平面齐平;所述导热底板(1)底部设有导热底板热管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设有一次打扁热管部(22)和二次打扁热管部(21),所述嵌在导热底板(1)底部的热管部分为二次打扁热管部(21),所述二次打扁热管部(21)嵌在导热底板(1)底部进行二次打扁形成二次打扁热管(11),使其导热底板(1)底部与二次打扁热管(11)底部为同一水平面,组成与发热元件(4)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导热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导热底板鳍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的一次打扁热管部(22)和二次打扁热管部(21)第一次打扁的横截面为腰鼓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设有管壁(111)、吸液芯(112)、空腔(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的吸液芯(112)可为毛细层或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板(1)设有安装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呈U型或L型或直型。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板(1)设置在散热鳍片(3)的下方,热管(2)的空腔(113)内含有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直触式二次成型控制接触面积的吸热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板(1)的导热底板热管槽(12)数量为六,所述导热底板(1)底部与二次打扁热管(11)底部组成的接触面与发热元件(4)热传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讯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讯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61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轮毂
- 下一篇:显示模块及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