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53982.X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淑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银山环保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18/06;B65H1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 地址: | 1163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膜 印刷 用收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膜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底部设置有干燥箱,且驱动箱的侧面中心处上端插接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辊,所述转轴的斜下方设置有过度辊,所述张紧辊的另一侧设有绕卷辊。本装置通过各级辊轴之间的配合运动将塑料薄膜缠绕在收卷辊上,同时各级辊轴之间拥有不同的动力源,从而带动塑料薄膜向收卷辊方向运动,从而防止单靠收卷辊转动进行缠绕时会对塑料薄膜造成拉伸,进而影响塑料薄膜的使用,通过各级辊轴的主动传递,则使塑料薄膜始终处于平缓运动,可以有效防止薄膜被拉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膜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膜印刷机包括发料机构、烫平机构、多色印刷机构、冷却定型机构、收卷机构,多色印刷机构由多套印刷单元机构构成,每套印刷单元机构包括印刷部分、烘箱烘干部分、冷却部分,冷却部分是内腔导入有冷却液的传导辊,其工艺过程是卷装塑料膜经过烫平机构烫平后导入多色印刷机构,塑料膜每经过一套印刷单元机构就印刷一色。
薄膜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收卷,现有的收卷机构只通过收卷辊转动,从而对薄膜进行收卷,单靠收卷辊转动进行缠绕时会对塑料薄膜造成拉伸,进而影响塑料薄膜的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底部设置有干燥箱,且驱动箱的侧面中心处上端插接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辊,所述转轴的斜下方设置有过度辊,所述张紧辊的另一侧设有绕卷辊,所述驱动箱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上贯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接有搭接辊,所述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且加热丝的上方密封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上方设置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出风口设置于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搭接辊、过度辊、压辊、绕卷辊以及张紧辊的长度均相等,且张紧辊的直径是搭接辊、过度辊以及压辊直径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箱的顶部为暴露结构,且搭接辊、过度辊、压辊、绕卷辊以及张紧辊的长度小于干燥箱的顶部开口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第二马达,且第二马达和绕卷辊的末端相连接,所述绕卷辊上辊花有摩擦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且第一转轮和过度辊连接,所述第二转轮和张紧辊连接,所述第二马达的斜下方设置有驱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上连接有履带,且履带的另外两边分别套接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上,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一马达,且第一马达和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箱的内壁上端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出端和出风管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开口向并延伸至散热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各级辊轴之间的配合运动将塑料薄膜缠绕在收卷辊上,同时各级辊轴之间拥有不同的动力源,从而带动塑料薄膜向收卷辊方向运动,从而防止单靠收卷辊转动进行缠绕时会对塑料薄膜造成拉伸,进而影响塑料薄膜的使用,通过各级辊轴的主动传递,则使塑料薄膜始终处于平缓运动,可以有效防止薄膜被拉坏,同时为了保证收卷时薄膜的平整度,本装置设有张紧辊和压辊可以轻微接触薄膜,从而使薄膜的褶皱点摊开,使薄膜收卷后平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塑料膜印刷用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银山环保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银山环保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3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风光互补并网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