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粒捕捉装置及GIS/GIL筒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53309.6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付佳佳;卢鹏;王丽娟;程伟然;方启;王磊;王志彪;刘斯腾;随祥旭;常克歌;王保刚;杨向龙;张建周;张锐;刘佳春;亢苏占;吴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H02B1/3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粒 捕捉 装置 gis gil 结构 | ||
1.一种微粒捕捉装置,包括:
陷阱盖板(23),用于可拆地固定装配在GIS/GIL筒体底部的筒壁开口处;
下栅格板(24),固定安装在所述陷阱盖板(23)上,下栅格板(24)和陷阱盖板(23)均为金属件,使得下栅格板(24)和陷阱盖板(23)配合形成下层捕捉陷阱;
下栅格板(24)上均布有多个下栅格孔(241),供微粒向下穿过以进入下层捕捉陷阱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栅格板(22),与下栅格板(24)相对固定装配,所述上栅格板(22)为金属板,上栅格板(22)位于下栅格板(24)上方,使得上栅格板(22)和下栅格板(24)形成上层捕捉陷阱;
上栅格板(22)上均布有多个上栅格孔(221),供微粒向下穿过以进入上层捕捉陷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格孔(221)和下栅格孔(241)均为长孔结构,并且,上栅格孔(221)和下栅格孔(241)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格孔(221)和下栅格孔(241)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格板(22)和/或下栅格板(24)的上表面上涂胶以形成胶粘层,用于胶粘捕捉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格板(22)通过支撑柱(25)可拆地固定安装在下栅格板(24)上,所述支撑柱(25)沿上下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5)包括连接螺套,连接螺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钉与相应栅格板固定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粒捕捉装置还包括法兰筒(21),法兰筒(21)的一端用于焊接连接在GIS/GIL筒体底部的筒壁开口处,法兰筒(21)的另一端设置法兰端沿(211),所述陷阱盖板(23)通过法兰连接结构与法兰端沿(211)可拆固定连接,以实现陷阱盖板(23)与所述GIS/GIL筒体的可拆固定装配,所述上栅格板(22)位于所述法兰筒(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格板(22)和法兰筒(21)的内壁之间留有装配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端沿(211)的下侧面上设有环形凹部(212),所述陷阱盖板(23)的上侧面上设有环形凸起(232),环形凸起(232)和环形凹部(212)对应插配,以实现陷阱盖板(23)和法兰筒(21)的对中定位装配。
10.一种GIS/GIL筒体结构,包括:
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筒壁上设置开口,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拔口段(11),该拔口段(11)处安装有微粒捕捉装置(2),该微粒捕捉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装置,微粒捕捉装置中的上栅格板(22)不高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3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护理用上药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