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集装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46279.6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柴昊山;张其炎;骆毅;余绍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杨楠 |
| 地址: | 3611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集装箱 | ||
1.一种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框架和壁板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一隔墙结构(100),所述隔墙结构(100)将所述箱体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壁板包括第一侧壁板(13),所述第一侧壁板(13)上设有第一侧开门(14)、第一窗体(15)和第二窗体(16);所述第一窗体(15)与所述第一侧开门(14)齐高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窗体(15)沿所述集装箱长度方向占据所述第一侧壁板(13)不少于六分之一的长度;所述第二窗体(16)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开门(14)的门板上;所述第一窗体(15)和所述第二窗体(16)均为百叶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包括窗体框,所述窗体框包括窗体框顶梁(157)、窗体框底梁(158)、窗体框第一纵梁(151)、窗体框第二纵梁(152)和窗体框第三纵梁(153);所述窗体框第一纵梁(151)和所述窗体框第二纵梁(1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窗体框顶梁(157)和所述窗体框底梁(158)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窗体框第三纵梁(1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窗体框顶梁(157)和所述窗体框底梁(158)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窗体框第一纵梁(151)、所述窗体框第二纵梁(152)和所述窗体框第三纵梁(153)均为矩形方管;和/或,所述窗体框还包括窗体框中间横梁(155);所述窗体框中间横梁(155)分别与所述窗体框第一纵梁(151)、所述窗体框第二纵梁(152)和所述窗体框第三纵梁(153)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窗体框顶梁(157)为矩形方管,所述窗体框中间横梁(155)及所述窗体框底梁(158)包括由钢板一体弯折形成的四边形管状结构,所述四边形管状结构的上表面自箱体由内到外的方向向下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13)上还设有消防框(17),所述消防框(17)包括消防框底横梁,所述消防框底横梁包括第六弯折部(176)、第一弯折部(171)、第二弯折部(172)、第三弯折部(173)、第四弯折部(174)和第五弯折部(175);所述第六弯折部(176)、第一弯折部(171)、第二弯折部(172)、第三弯折部(173)和第四弯折部(174)形成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第四弯折部(174)自箱体由内到外的方向向下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门(14)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侧开门(14)的两门框纵梁;所述第一侧壁板(13)上还设有第一应急框(19);所述第一应急框(19)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一应急框(19)设置在所述两门框纵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开门(14)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13)上靠近顶部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的位置设有泄压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还包括第二侧壁板(20),所述第二侧壁板(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开门(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门(21)包括门框结构和门板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门框顶梁(211)、门框底梁(212)和两门框侧梁(214);所述门框顶梁(211)、所述门框底梁(212)和所述两门框侧梁(214)均为矩形方管;所述门板结构由相对设置的两个C形门板(213)围合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门(21)还包括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设在所述门板结构的侧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门(21)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侧开门(21)的两门框纵梁;所述第二侧壁板(20)上还设有第二应急框(23);所述第二应急框(23)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二应急框(23)设置在所述两门框纵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侧开门(2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62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骨骼假体
- 下一篇:一种应用狭小空间升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