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4641.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红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16;B28C7/14 |
代理公司: | 六安华晟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3 | 代理人: | 王媛媛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九华山大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混凝土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涉及房建施工技术领域,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固定板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贯穿轴承。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两侧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搅拌,物料搅拌混合好,打开出料口阀门,混合好物料由出料口进入收集箱,收集箱下移带动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带动第一槽轮,第一槽轮带动第二槽轮,第二槽轮带动第三槽轮向右移动,运料箱运输装载好需要搅拌混合的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施工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由于混凝土需在其风干凝固之前使用,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立即使用,因此混凝土都是工作人员现场制作,再运用到房建施工中的,现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基本是靠传统人力手工制作完成的,传统手工制作产量低、时间长,影响工期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制作中传统人力制作的产量低,制作时间长,造成工期进度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建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
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开口处,且延伸至第一固定板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设有两个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右两侧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上,两个所述连接杆底端贯穿搅拌箱,且延伸至搅拌箱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箱底部右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搅拌箱底部,所述收集箱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收集箱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所述收集箱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前端面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收集箱左侧与第三齿轮右侧通过齿块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后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开口,所述转轴贯穿开口,且延伸至第四固定板后侧,并活动连接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二固定板后侧设有第三固定板;
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设于搅拌箱左侧,所述第二槽轮后侧凹槽处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二槽轮左侧设有第三槽轮,所述第三槽轮与第二槽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五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左侧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转杆二,所述箱体左侧侧壁设有开口,所述L形转杆二右端贯穿开口,且延伸至箱体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右侧设有运料箱,所述运料箱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转杆一,所述箱体右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L形转杆一左端贯穿开口,且延伸至箱体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箱体内腔设有转轴,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第二槽轮前侧凹槽处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槽轮与第一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后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所述搅拌箱后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后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三槽轮后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前端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贯穿矩形板,延伸至矩形板后端面,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矩形板上的滑槽中,并活动连接在矩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红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红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4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器材压力测试密封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随时固定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