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体粉料的送磨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9922.2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周兆芳;李欣;马敏岫;戴燕华;戴海润;魏娟;戴鑫;许彩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康达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6;B02C7/11;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苏兴建 |
地址: | 213333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 一体 装置 | ||
一种胶体粉料的送磨一体装置,包括送料管、真空泵和研磨装置;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装有料斗,料斗的进料口开口朝上;送料管的出料口装有喇叭口形状的泄压舱,泄压舱的较小一端连接送料管的出料口;所述真空泵串联连接在送料管上;真空泵的叶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面,真空泵的涡壳的出料口的轴线平行于地面;真空泵的进料口与叶轮二者的轴线重合;真空泵的进料口的开口朝下。本装置集送料和研磨为一体,适于较细粉料的研磨送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胶体粉料的送磨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密封胶、砌筑胶等的原料中都含有石英微粉、硅微粉和/或炭黑微粉等。这些粉料和树脂或其它胶体等混合得到产品。这里,需要这些微粉颗粒足够均匀和足够小,方能确保产品的高质量。检测微粉细度需要用专有仪器,采用特定方法(激光衍射散射法、离心沉降法等)进行检测,一般是在实验室环境进行。而工厂采购粉料状的原料,是通过供方提供的检测报告来认定粉料的细度。由于储运等多种客观因素制约,粉料的细度多多少少会有不均匀或结块情况,这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加大了生产成本(例如,需要增加搅拌的时间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胶体粉料的送磨一体装置。本装置的开发背景是,目前生产实践中,是直接通过料斗把粉料直接投入捏合机等混合机械。多数产品的粉料原料,由于其颗粒非常小,成流体状(形如激光打印机所用墨粉)。如果能在密闭的空间内,把粉料通过密封管路直接投到混合机械中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减少生产现场的粉尘污染。而在送料管路中增加研磨装置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结块问题,也能对粉料进行二次研磨。基于上述思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体粉料的送磨一体装置,包括送料管、真空泵和研磨装置;
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装有料斗,料斗的进料口开口朝上;送料管的出料口装有喇叭口形状的泄压舱,泄压舱的较小一端连接送料管的出料口;
所述真空泵串联连接在送料管上;真空泵的叶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面,真空泵的涡壳的出料口的轴线平行于地面;真空泵的进料口与叶轮二者的轴线重合;真空泵的进料口的开口朝下;
所述研磨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壳体是圆筒形状;第一研磨板是圆饼形状,第二研磨板是圆环形状;第一研磨板的直径小于第二研磨板的直径;第二研磨板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且第二研磨板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重合,第二研磨板的外圆周与壳体内壁密贴;第一研磨板的圆心位置连接驱动轴,与驱动轴的轴承连接的轴承座通过连接机构(如连杆等)固定于壳体内;第一研磨板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重合;
第一研磨板的底面上连接有多根弧形凸棱,各个弧形凸棱围绕第一研磨板的圆心成中心对称,各个弧形凸棱的一端指向第一研磨板的圆心,另一端指向第一研磨板的外缘;第一研磨板的弧形凸棱的底面与第二研磨板的顶面配合,构成研磨面;
所述驱动轴与真空泵的叶轮的转轴可拆卸连接,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送料管上;真空泵和研磨装置构成一组送料研磨单元。
具体实现时候,研磨装置的壳体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方式连接在送料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对于密度很高、颗粒很细、呈流体状的粉料,可采用叶轮真空泵来进行输送,以取代传统的绞龙。从成本角度来说,叶轮真空泵比绞龙更低。由于粉料本身较细,即使结块,结块的硬度也较低,所以研磨装置的功率要求并不高,对此可以分出真空泵的部分较小功率即可安全地实现研磨功能。也可以视情况采用较大功率的电机。
第一研磨板的底面上的凸棱,随第一研磨板高速转动后,也会有类似于叶轮的中心/外围之间的压力差,使粉料从第一研磨板的中间进(第二研磨板的中空)、外缘出,再被真空泵吸引。
料斗的进料口开口朝上,真空泵的进料口的开口朝下,二者之间填满料后构成密闭的空间,有助于提高送料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康达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康达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9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