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复合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9279.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王炎林;王旭明;王锡海;胡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隆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复合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复合器件,包括:压敏电阻;放电管,设置于所述压敏电阻上;第一引脚,与所述压敏电阻上电连接;第二引脚,设置所述放电管上,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放电管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通过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贴片式焊接于电路板上,以节省整个防雷复合件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雷复合器件。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目前的浪涌保护器主要为直插式的浪涌保护器,且直插式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压敏电阻、放电管和直插引脚,压敏电阻和放电管设置于壳体内,直插引脚连接压敏电阻和放电管且伸出壳体外,通过直插引脚使浪涌保护器与其他的元器件电连接。但是直插式的浪涌保护器和其他元器件直插到PCB板上进行连接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所以直插式的浪涌保护器会占用空间大,进而对连接浪涌保护器的用电设备的体积有一定要求,以限制了浪涌保护器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雷复合器件,能够贴片式安装,以节省防雷复合器件的占用空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防雷复合器件,包括:
压敏电阻;
放电管,设置于所述压敏电阻上;
第一引脚,与所述压敏电阻上电连接;
第二引脚,设置所述放电管上,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放电管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复合器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通过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贴片式焊接于电路板上,以节省整个防雷复合件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雷复合器件,所述放电管包括:
放电管本体;
第一电极片,设置于所述放电管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第二电极片,设置于所述放电管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压敏电阻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雷复合器件,所述第一引脚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压敏电阻相适配;
第一引脚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引脚包括: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电连接;
第二引脚部,与所述第一引脚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雷复合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圆环,设置于所述压敏电阻上;
第一弯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形状为“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雷复合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第二圆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上;
第二弯曲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形状为倒“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隆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隆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9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